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拿震灾“抖包袱”勿把恶俗当有趣

南国早报 2019-05-14 16:18 大字

辛辣点评

□河南赵志疆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日,一段相声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舆论哗然——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和杨九郎一唱一和,拿地震灾难开起了玩笑,“大姐远嫁唐山,二姐远嫁汶川,三姐远嫁玉树”“3个姐姐多有造化,都是幸存者”。13日凌晨1时许,张云雷发布微博向公众致歉,并表示,不应当在表演中提及全体同胞的伤心事,这是对全体死难同胞的不尊重;今后一定努力加强自身“艺德”建设,提高自律意识(据《北京晚报》5月13日报道)。

说相声的过程中,少不了插科打诨“抖包袱”,但张云雷的这个“包袱”,抖得并不合适。把灾难当成消费品,触碰中国人情感底线,这样的调侃无疑让人难以接受。

旧时“梨园子弟”尚且尊崇“德在艺先”。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今非昔比,艺人作为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又怎能将“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的古训抛之脑后?

口诛笔伐声中,张云雷迅速向公众致歉,无论是迫于舆论压力道歉,还是幡然醒悟之后的内心独白,相信经历此次事件后,张云雷能够汲取教训。但就在张云雷道歉之后,网上依然有人在替他鸣冤叫屈,认为相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享有创作自由,“其他相声演员也用过这个‘包袱’,怎么能把‘包袱’当真呢?”

相比张云雷的口无遮拦,这些“辩护词”显得更为刺眼。相声要不断推陈出新,取悦观众无可厚非,但艺术当真不能消费苦难,拿恶趣味当个性;尤为令人不安的是,“其他相声演员也用过这个包袱”,这意味着使用这类粗鄙、伤人的“梗”对不少相声演员来说,或许早已变成习惯。

在老一代相声艺术家身上,更多展现的是语言艺术,看似平淡无奇的台词总能在转承之间爆出笑点。反观当下的相声,创作者没能下足功夫体验生活,佳作凤毛麟角。很多作品都是从网上搜集段子进行后期加工,常将弱势群体当作嘲讽对象,仿佛不拿低俗当有趣,拿粗鄙做卖点,创作者就没有更多办法似的。由于不能真正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因此也很难得到观众的共鸣。在这样的环境中,相声的式微虽然令人痛心疾首,但却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有网友说得好:真正的有趣,必然包含悲悯、同情和智慧,而不是恶趣味。这事不仅是对相声界,对整个文艺圈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新闻推荐

120万美元把女儿买进耶鲁 “富二代”父亲疑为A级通缉犯

“美国大学招生舞弊案”涉及的中国留学生信息再被曝光。5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花120万美金送女儿SherryGuo进耶鲁大学的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