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服务”不能止于挂牌
给基层单位挂牌赋能,本是上级部门延伸工作手臂,为广大百姓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不知何时,处于基层“末梢”的社区阵地门口,却渐渐呈现出一种“牌匾泛滥”之势。近日,笔者在走访一居民区时发现,仅仅不到3平米的大门上,洋洋洒洒挂着的牌子竟有20块之多,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到消费者维权联络点,从社会捐助接收点到计生指导室,几乎囊括了基层政府的所有职能,看得人眼花缭乱之余,更心生疑问:一个小小的居委会,真能提供如此多的服务项目?
答案恐怕未必尽如人意。应该说,在基层一线建立服务阵地,初衷是保障百姓民生。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实质内容,往往只见牌子增加,不见服务落地。久而久之,越挂越多的牌子非但没有带给群众“方便”“高效”的服务体验,反而增加了基层干部无数难言的“负担”。一名居民区书记坦言,“看得到的牌子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躺’在柜中的标牌,一不能扔,二没处挂,只能作迎检督导时的‘替换’之用,好给上级部门有个交代罢了。”笔者暗忖,如此“交代”,恐怕既折煞了挂牌上墙的本意,还会让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产生“浮夸”“求全”的反感印象。
无论是政府事务的延伸受理点,还是特色项目的一线落脚处,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上级随意任性地“一挂”,自己倒是轻松,年底总结又可添油加醋写上一笔“织密工作网络”云云,给基层带来的却是“挤牙缝”才能挤出来的人员经费支出,是随之而来的大量检查、报表和工作总结。都说,为基层减负,要杜绝形式主义,避免处处留痕。试问这“处处留牌,事事延伸”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披着“责任落地”外皮的新形式主义。加之社区的工作力量本就有限,干部双拳难敌“千牌”之责,难免顾此失彼。最终,“牌子虚挂”便成为了基层干部们心照不宣的“秘密”。
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石,如何让社区工作的力量用在刀刃上,是上级部门下放权责时理当首先考虑的问题。当前,不少党委政府都在推“零距离”服务,希望通过更近的资源输送、更便利的服务供给拉近党心、政心、民心之间的距离。但是,把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不该止于把牌子挂到百姓“家门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工作做的好与坏,从来都不会以“牌匾”的多少来加以评判。哪怕是挂满了“荣誉牌”,群众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一样还是“白挂”;就算是一块牌子都没有,工作做的好,服务保障贴心到位,群众一样还是会竖起大拇指,一样能拉近党和政府与百姓真正的距离。
“零距离”服务,重点在服务,而不在于宣告。若是要以“亮牌”的方式宣告,那就更须加诸一份承诺意识、责任担当在其中。对于那些只挂牌、不干事的“虚牌”,必须坚决摘除;对于同类型、多名称的“花牌”,应当有序归并,绝不能一挂了之。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配套“动作”,让党组织真正起作用,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挂牌才算挂之有道,“零距离”服务才算落地有声。陈娜娅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太原5月13日电记者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山西省日前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创客教育的指导意见》,将在全省范围内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