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初见寒山寺有感

东营日报 2019-05-14 10:18 大字

文/陈金中

在苏州忙于工程多年,但一直有个愿望游苏州,到寒山寺领略古人“枫桥夜泊”的滋味,今年春月终成行。

寒山寺建于梁代天鉴年间,已历1500多年沧桑。它最吸引游客的,是唐人张继的诗。没有《枫桥夜泊》一诗,寒山寺断不能世界闻名。寒山寺历代的经营者,对这一点是有充分的自觉的,从门外墙壁到寺内长廊,《枫桥夜泊》一诗被世世代代的名人手抄。法书勒石,嵌于长廊一侧,琳琅满目。诗中所提到的“夜半钟声”依然敲响——— 每年除夕夜,敲108下,旨在消除烦恼,增长福慧。届时千万众齐聚聆听。

《枫桥夜泊》的普及率之高,更是惊人。国人不论,它还入选日本的小学课本。我伫立寺前,一遍遍地诵读它,连带地读了另外一侧的七绝,不由得感叹:同是诗人,张继凭一首以不朽。而成千上万写了同类诗的人,沉没于底层。

此诗为何经得住千年淘汰呢?苦思数天,得出这样的答案:其一,恰到好处的切口。所谓“切口”,就是可进可退,也是感情的最佳爆发点。此诗所描绘的时间,是白霜满天的下半夜,月已落,偶尔传来鸟的啼叫,愁绪萦怀的诗人对着江畔枫树,江上明灭的渔火,辗转反侧。船行近寒山寺时,竟听到悠悠钟声。一个“客”字,点出游子的羁旅情怀。同理,杜甫《月夜》的切口,是长安城独自望月,思念鄜州的妻小。李白的《静夜思》,切口是客居之时,半夜醒来看到满堂月光。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切口是离开家乡50多年以后归来,在村口偶遇儿童。这样的地点与时间,是不可取代的。其二,抒发的感情,在普适性方面拥有最大公约数,能获得类似遭际者的即时共鸣。其三,表达得巧妙。这些成功的案例,几乎都出自白描,简单,明了,直达核心。

我在寒山寺外低回,还省悟,这些经典之作所抒发的情愫,有一个教人不愉快的共同点——— 极短暂、匆促。张继得灵感于夜半钟声传来之际,不管是不是马上挥笔,这种“愁”可不能带下船去。诗外的世俗人生,不允许他困于愁城,他得见人,用世,两眉紧锁的尊容一点也不吃香。

联想到“牧童短笛”。毋论古今,但凡写田园风光,动不动就搬出这一景致。一头青牛,一个天真活泼的童子,一支巧如百鸟鸣啭的竹笛,牧歌萦回于青山绿水中,何等动人!可是,远观犹可,把牧童请下牛背,聊聊天,就明白他的生活多么不诗意。家里穷是不消说的了,不为生计所逼,干吗不上学去?放牛,不能放任自流,牛踩坏人家的菜地,偷吃人家的庄稼,可是要赔偿的,牛走丢了更不得了。即使以猎奇者的视角看,吹出来的,多数是白居易所称的“呕哑嘲哳难为听”。尽管可美其名曰“天籁”,但终非音乐;须知村野孩童,并没有机会学简谱,也难得有师傅指点。

“枫桥夜泊”因歌咏瞬间而接近永恒,牧童短笛则适于“远看一眼”。综合二者,可大致体悟,这一类经典,有如炫丽的烟花;而时、空与诗人情怀三者,联手制造了得宜的“引信”、它带普遍性的绝美,教人神迷;而这美又太强大,太醇厚,越是被人品味,越焕发后劲。

明乎此,我们欣赏不朽诗篇,守护稍纵即逝的美,长久地为之感动即够。

新闻推荐

深圳富源学校32名属“高考移民”的考生在深圳高考报名资格被取消

新华社深圳5月13日电近日,深圳市富源学校部分高考学生因涉嫌“高考移民”引发社会关注。深圳市教育局12日晚间通报,该校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