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苏州 园林之城

济宁晚报 2019-05-10 09:45 大字

王慎宜

苏州像一块磁铁。每天,成百上千的中外旅游者纷至沓来地被吸引到这座江南名城,以至虎丘塔下、寒山寺内、园林深处,都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二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间在这里建都,把方圆只有三里的小城,扩建成四周有四十七里的阖闾大城。这就开始了苏州这座文化古城的历史。这里气候温和,水网纵横,土沃物丰,风景秀丽,得天独厚地逐渐繁荣兴旺起来。

“苏州”这个城名是从隋代开始的。至唐,在诗人杜苟鹤的笔下,苏州已呈现这样的景象:“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富庶和秀丽这两个优越条件,使苏州在历史上就出了名。北宋时有一句俗语:“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堂。”南宋范成大写的《吴郡志》说:“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到了元代,奥敦周卿所写小令《蟾宫曲》中,有“春暖花香,岁稳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句。可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谚语,至今已至少流传了七百年之久。

人称苏州为“园林之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精巧别致的苏州园林,是中国南方古典建筑艺术的精粹,也是苏州这座名城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自宋以后的历代官僚地主,把苏州看作“怡情养性”的福地。他们命工匠凿地成池,堆土为山,建造了一个个典雅淡朴、小巧玲珑的私家园林。到明代,见于记载的就有二百多家。

苏州园林之妙,在于在寸土之上,独具匠心地维妙布局,延绵曲折,一步一景,使之园中有园,景外有景。人入园林,恍若置身画中。虽处于咫尺之间,却使人产生“迂回不尽”的感觉。这是我国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在众多的园林之中,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被称为苏州的四大名园。他们代表着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不同艺术风格。

沧浪亭园内以山石为主,重岩复岭,竹木相间。周围筑以复廊,廊壁上花园数十,图案各异,以“借景”的手法,将园外萦回曲折的溪水河塘景色,自漏窗投入。于是,园内园外似隔非隔,欲断还连,别有一番情趣。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水面占全园面积五分之三。亭台廊榭大多随池岸的曲折,临水而建,又以漏窗、回廊相连。加上树木环绕,流水小桥,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即所谓“不出城门,而有山野之趣”。

狮子林用假山做文章。以“漏、瘦、透、皱”的太湖石垒成百态千姿的座座假山。许多石形似狮,故名“狮子林”。诸假山高低错落,洞室上下曲折相通,游人穿行其中,如入迷宫,虽近在咫尺,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乾隆游此曾赞之“真有趣”。

留园的特色在于以各种不同样式的建筑群,巧妙地分割全园的空间。透过许多图案多变的花窗,把隔墙的假山池水,楼榭亭台,花草树木,收入眼帘。而且“移皮换景”,或隐或明,或虚或实,画面千变万化。

如今,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外游人不远千里、百里慕名而来苏州的首要目标,而且成了特殊的文化使者出了国。网师园中的一个袖珍小园——殿春簃,被复制去美国,命名为“明轩”,陈列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座古色古香的中国庭园顿时轰动了西方世界。日本旅游者来到苏州必游寒山寺。因为他们在儿时的教科书里早就熟读中国唐代张继的那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一九八○年以来,每逢新年除夕,总有数百日本客人,专程渡海来苏州,聚集在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

苏州享誉国内外的不仅有名胜古迹,还有丝绸、刺绣、苏扇、风味菜肴、苏式糕点等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品和食品,这些同样是苏州的文化宝库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国家授时中心基于北斗三号实现中捷时间比对

本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北斗三号卫星,采用双频共视法,实现了我国时间基准UTC(NT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