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昔时“包工头”今日“企业家” 中铁十二局一公司力推协作企业转型

陕西工人报 2019-05-10 06:46 大字

过去机关搬迁连一挂鞭炮都舍不得燃放的中铁十二局一公司,5月7日居然在办公楼前升起了6个硕大的“礼仪气球”。享受如此高规格礼遇的人,是120多名前来参加协作企业座谈会的代表。这群过去被贴上了“包工头”标签的人,如今有了“企业家”的新称谓。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变化,但是我们很早就觉察到了。”临开会前,一公司经管部部长郝正红特意交代参会人员着正装、打领带,他借此传递着公司对协作企业负责人“定位”的信息。

经管部统计信息显示:近10年来,一公司协作企业完成产值793.8亿元。大部分从田坎上走来的企业家们,从过去招募几十个工人干活,到今天注册公司就单项工程提供“一条龙”服务,朝着工程专业分包领域大步迈进。

“我们能够成为“企业家”,都是被一公司“逼”出来的。”和一公司合作了20多年的桥梁协作单位负责人于会占见证了不少同行的“出局”。他说,协作单位的发展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顺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活”得长久。

十多年前,一公司开始审核“五证一书”,关闭了游击队进入自己辖区的大门;八年前,协作单位的资质“挂靠”之路遭到封堵;五年前,一公司启动协作队伍黑名单系统,先后有上百家诚信度低、履约能力差的协作单位被斩落马下;今年,季度分级信誉评价平台问世,两次以上被评为C级及以下的协作单位,将面临淘汰。

不久前,从父亲手中接过帅印的年轻企业家左冬,在经验交流的环节直言“压力山大”。去年,在一公司京雄铁路工程大干期间,他组织了10个班组208人鏖战10个昼夜,绑扎钢筋400余吨、浇筑混凝土5600立方米。他说,自己之所以这么“拼”,既是为了保住“左家军”的牌子,更是为了保住饭碗。

“过去我们是指挥员,他们是战斗员,我们说怎么打,他们就怎么打。现在指挥员在组织一场“战斗”之前,多会听取战斗员的意见和建议。”一公司项目经理代表王建东介绍,协作单位身份的变化在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权利。

座谈会交流环节,企业家们站在一公司的角度接连提出了“搭建施工计划滚动预测平台”“在拌合站加装砂石分离系统”等10余个降本增效的建议。和桥梁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杨剑飞说,一公司人愿意听并且能够听进去他们的意见,所以他才会说掏心窝子的话。

“如果把公司比作飞机战斗群的主机,那么协作企业就是僚机,主机有为僚机引路的责任,僚机也有为主机护航的义务。”一公司主管领导表示,当理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在自身提档并助力僚机升级之路显得尤为顺畅。(邹径纬)

新闻推荐

如何对报废汽车实现再利用?《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新规定引发新期待

我国汽车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保有量不断提升,同时越来越多的汽车也会面临报废问题。国务院近日公布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