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沟壑纵横,寸草不生 高原上的找油先锋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5-06 02:30 大字

“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喝不饱。”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沟壑纵横,寸草不生,被称为世界级勘探难题。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下,承担柴达木盆地驼峰山——盐湖——哑叭尔多波二维项目的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处294队克服种种困难,充当找油先锋。

忙碌的炊事班班长

一切以保障生产为目的。

由于工区战线长,294队沿测线建了4个营地。全队300多名员工的吃饭重任就压在了炊事班班长胡吉俊身上。

原来的炊事班班长转岗到了司机岗位,指导员在全队几十号人中扒拉了几遍,最后决定将这个岗位交给胡吉俊。

“一想到从早到晚在厨房里烟熏火燎,叮叮当当围着锅灶转,说实话,我纠结得一晚上没睡着。”胡吉俊说,“我在家从来没有进过厨房,一下子要保障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吃饭,压力大呀! ”

物探作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第一步,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人工震源产生地震波,并根据反射信号来描绘地下形态,仿佛利用专门方法为地球做“心电图”一样。

在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漠工区,震源组分班作业24小时施工,一条测线有时离驻地有几十公里,山路崎岖难行,野外体力消耗大,吃饭成为员工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胡吉俊只能利用一切时间拜师学艺,每次外出吃饭就多了一个心眼,向厨师打听每一道菜的做法,自己回来再边实践边琢磨。“压力变成了动力,不久就学会了20多道拿手菜,职工们吃完饭后还对我直伸大拇指。”

今年项目开工后,当着炊事班全体人员,胡吉俊提出了新要求:“从今天起,咱炊事班不能再给大家一种随随便便的印象。工作期间要穿戴好劳保用品、有朝气,操作间每天清扫,地面不得有积水,工具都得摆放有序……”

“在春季生产大忙时节,我们炊事班安排人轮流值班,从工地回来的员工随时可以吃上热饭热菜。”胡吉俊当上炊事班班长后,294队实现了菜品一周不重样。

“油腻”的司机班班长

“刘班长,给3号营地发电机加下油!”

“请给工地震源车加油!”

每天睁开眼,油罐车司机班班长刘来勤就奔忙在加油路上。

项目是纵横波交替生产,3台横波震源和6台纵波震源在测线不同位置。刘来勤每天就开着油罐车“南来北往”。

“时间太紧了,有时连脸都顾不上洗。我这身工装3个月没洗过了,名副其实的‘油腻男’了。”刘来勤自我调侃道。

为了不耽误生产,给不同位置的震源车加油要选在班组员工换班时间完成。“我都是提前过去,有时在工地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刘来勤说。

随着物探作业区战线的拉长,4个工地的设备用油需要刘来勤每天出工。“算下来,一天平均要驾驶四五百公里,4个多月的时间,我已经在茫茫戈壁行驶近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半了。”

爱琢磨的机修班班长

一个队动辄上百台设备,机修班一共十多人,加班加点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如果在严寒季节施工,对机修班的保障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算设备维护保养到位,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漠恶劣的低温天气下,车辆启动困难会让人很头疼。”294队设备副经理姜明全说。

机修班班长吉呼力虽然话不多,但在不停地琢磨这个难题。他发现,启动困难的几乎都是比较老旧的东风2162车型。

全队有25台东风2162车型设备,建个临时封闭的车库很不现实。派人夜里值班,每隔一段时间发动车辆虽然可行,但既增加人工成本,又会消耗大量油料。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吉呼力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发动机的温度上:“只要温度上来,车辆就能实现正常发动。联想到家里的取暖原理,可以在车辆外部加装一个给发动机加热的设备。”

吉呼力带领班组成员经过反复试验,给车辆加装了“发动机缸体水循环加热泵”。

294队在临时停车场每两台车之间安装了电源插座,每天出工前1小时,由电工统一检查后接通电源,加热泵开始对车辆进行加热。

“加热泵加热1小时,车辆缸体的温度就能上升到40摄氏度左右,车辆能够顺利发动,保障了各班组顺利出工。”吉呼力高兴地说,“真的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新闻推荐

参观仁和广场

今天,是第四期小记者训练营第一次户外活动。我早早地来到仁和广场,等着我的好伙伴“胡萝卜”。她是第一次参加户外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