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情怀

西安晚报 2019-05-05 04:18 大字

□惠军明

中国古代文人是中国历史上一特殊群体,他们以文字为媒,吟诗作赋,歌咏大千世界,抒写真情实感。细细品读历代文人们的千古华章,随处可见流淌其中的济世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在中国文人看来,生命不是孤立的,既然传承了圣人之道,便应当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心忧天下、救国救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济世情怀当是文人与生俱来的品德和素养。一大批的中国文人言出必行,心口合一,他们终身实践着自己的追求,为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犹如精卫填海般执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什么中国文人的责任感如此强烈,为什么中国文人的济世情怀如此炽烈?这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因为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激发了文人们的济世情怀。中国历史悠久,其中不乏动荡不堪、战乱频发的岁月,生灵涂炭,老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文人们目睹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们感同身受,痛入骨髓,于是渴盼改变,渴盼和平。文人们饱读诗书,胸藏万卷,满腹经纶,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学识和良知驱除黑暗与野蛮,匡扶社稷江山,重振朗朗乾坤。社会的不堪,催生了文人们的正义感;而朴素的变革意识,让文人们的济世情怀潜滋暗长。

其二是因为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培养了文人们的济世情怀。追根溯源,中国历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都具有浓烈的济世情怀。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孟子曾游说诸王,他们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虽然屡次受挫碰壁,却从未后悔放弃。历代的后生学子们以圣人为师,他们读圣贤书、谈圣贤道,岂无圣贤之志哉?读书伊始,他们便效法圣人,树立了拯救苍生的宏大志向,将个人的荣辱与天下的兴衰紧密结合。

其三是杰出人物的言传身教,强化了文人们的济世情怀。中华文化一直在坚韧不拔地向前发展,其间既有强大,也有衰弱;既有盛世,也有坎坷。但不论世情如何,正直的文人们从来都没有放弃希望、放弃忧患。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后世做出了表率。屈原虽遭谗言被罢官,依然为国家奔走呼号;诸葛亮虽年迈,依然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韩愈虽被贬潮州,依然记挂朝堂;杜甫茅屋虽被风吹破,依然挂念天下寒士;陆游虽年老多病,依然想着收复失地……历代文人先贤,他们的言行举止、文字篇章无不溢满爱国热情、蕴满责任担当。杰出人物的家国意识、济世情怀,深深地影响着其他文人。

经过一代又一代优秀文人们的努力,济世情怀已经渗入、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文明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文人们崇高的济世情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版插图王进城

新闻推荐

组团式医疗援疆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本报讯(记者吴铎思)“为患者做手术的同时,做好‘传、帮、带’教学工作,编教案、做课件,目前带的几个徒弟进步很快,一些可以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