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佳作赏析
于右任油画像《于右任手抄百家手卷》(局部)于右任草书五言联于右任书法中堂《王湾诗》于右任书法条幅孟浩然诗《过故人庄》
□文/赵博
此次展览展品丰富,在此为读者重点讲解展览中的一些珍贵作品。
草书五言联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草书五言联《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是于右任先生71岁时写的草书五言联,我在2019年的香港春拍上买到其家属旧藏。上款人是杨凯陵,他是民国时期吴稚晖的秘书,当时和于右任先生的关系很近,所以于老能给他写这件草书五言联。虽然是标准草书写法,但是这个时期于先生书法的气势和气韵有北魏精神,同时融入了中国古典草书的写法,整幅书法行云流水跌宕起伏,运笔讲究,流露出于右任先生追求书法自然大美的情怀,可谓精品之作。在2015年嘉德拍卖会上,于先生内容尺幅相近的一件作品,以322万元的价格成交,从而证明了这件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书法中堂《王湾诗》
“太平老人”印和诗意情怀
于右任书法中堂《王湾诗》,是于右任书写的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名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款识:世琦先生法正,三十九年元旦,于右任。钤印:右任,太平老人。
1950年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还是以传统草书的写法和章法来完成,布局有怀素草书的状态和精神,表现自然之笔墨的流畅。此幅书法从起笔到最后落笔,浓淡干湿的变化,体现了书法线条的丰富性,对观者来讲极富诗意,将于右任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于书精品。书法盖了一方“太平老人”印,据资料记载,于右任先生酷爱此印,经常随身携带着这枚印章。后来,因种种原因这方印章遗失,所以其后期作品里再没有出现过此印。
于右任油画像
曾悬挂在于老家中
此次展览,备受瞩目的还有一件于右任先生的油画像,于右任生前一直将其悬挂在家中,该展品来自于右任爱女的旧藏,创作于1960年代左右。作为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展品,此画是于念慈女士给拍卖公司友情提供的一件作品。此画是欧洲古典画法,用油画形式把于右任先生思乡、忧国、爱民的情结表现得很具象很深邃,极有艺术性,因而是特别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资料。
孟浩然《过故人庄》
于右任特别喜欢的田园诗歌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于右任的书法条幅,孟浩然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也是于右任特别喜欢的田园诗歌,所以他书写时尺幅较大,是六尺对开,高度1.8米还多,保持了台湾当时的装裱,原貌一直没有动。这件作品没有上款,应该说是于右任自己比较满意喜欢,才留存下来的作品。书写中运用标准草书,用笔老辣,变化和转折高妙,虽然说是一幅书法作品,但远观却也像一幅行云流水的图画,展示给观者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是一幅艺术性很强的书法墨宝。
于右任书王维诗《桃源行》
80多岁高龄创作的草书极品
此次展出的于右任书王维诗《桃源行》节选:“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款识:洁吾先生正,于右任。钤印:右任。
于右任的书风分好多个阶段,包括他早期楷书到中期魏碑、行书,以及到晚年的标准草书。这件作品是于右任1960年左右、80多岁高龄用纯粹的标准草书所书写。于右任晚年对书法的表现更富有诗意,作品布局平静、安逸,但又有变化。每个字之间的皴擦、错落、大小的布局极其讲究,于右任晚年的标准草书对后世影响巨大。这件作品代表了于右任晚年时期在标准草书上的一个更大的飞跃和高度,如诗如画,极为罕见。
《于右任手批千字文墨迹册页》
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此次展出的《于右任手批千字文墨迹册页》,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据说于右任的草书《千字文》1958年出版,他送给学生李浦同一本,后李浦同先生又转赠给一个日本收藏家,现在此册页辗转回到了祖国大陆,此作也是于右任书法里面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件千字文作品。
该作品本身虽是一件印刷体的书籍,但是,书的每张册页旁都有于先生亲自书写的很多小字和备注,这些手批记录了先生把草书翻译成行书、楷书的过程。书的全文只有一千多个字,可是于老却手批850多个字,这种负责敬业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手抄百家手卷》
展现于老的节俭精神和对书法的热爱
此次展出的于右任《手抄百家手卷》,钤印:髯翁遗墨,髯翁神品。
《手抄百家手卷》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很少见到的一件比较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作品。于右任平时抄了很多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政要和其自作诗作品,有表达自己思想境界的作品,也有记录自己情怀的作品,总共有13000多字。所用纸张都是当时英文报纸的背面,可见于老平日的节俭和对书法的热爱。这些作品所有的字都特别小,于老能写这么多,且各个时期内容不同,是非常少见的一件重要藏品。
《白香山诗集》
表达于老对传统文化的挚爱
此次展览,很难得收集到了于右任先生给他女儿留存的一套《白香山诗集》,这套《诗集》一共是两函十二本,记录了于右任当时在书里所批注的很多痕迹以及印迹。观众可以看到,这十二本古线装书有数万字,于右任将书中每一句,都用红颜色的笔断句,用黑颜色的毛笔标注了重点词、重点句。里面的批注阅读量之大可见一斑。于老很重视这套书籍,认为它们特别重要,1953年题写了“想想爱女存约右任四十二年”的封面字样,赠送给了自己的女儿。这件展品,本身就是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证明了于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中国诗词的研究之深,同时寄托了他对后代、对自己子女的关爱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于老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于右任漫录遗珍》
后世学习的极佳典范
此次展出的《于右任漫录遗珍》,钤印:右任遗墨,髯翁神品。
《于右任漫路遗珍》,是于右任在一本日历的背面,用钢笔、毛笔所写的零散的感想,记录了他平时有感而发创作的一些诗稿、诗词,包括台湾民谣《咏破衣》这些经典歌曲。这其中,多是自作诗,以及偶然能想到的一些词语,于老随手记录了下来。这也能充分说明于老一直在不断研究诗词,研究传统文化。此作也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更证明了于右任先生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对诗词的研究之深,是我们后世学习的极佳典范。
新闻推荐
□萧海川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五四精神始终璀璨、依旧青春。一代代热血青年高举五四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