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林语堂:一个人的抗战

桂林日报 2019-05-02 10:54 大字

钱锁桥教授在演讲

□本报记者张弘文/摄

今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讲述了全球视野下的具有多重身份的林语堂。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汉学讲座教授钱锁桥,致力研究林语堂二十多年。钱教授通过考证大量的与林语堂相关的中、英、德文等一手历史资料,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林语堂。与其他的《林语堂传》不同,本书着重梳理林语堂的思想轨迹,被称为“智性传记”。

4月25日晚,钱锁桥教授在独秀书房·旗舰店就“林语堂的抗战岁月”这一主题,和本书的策划编辑、资深媒体人燕舞老师一起,向读者解读林语堂在抗战时期所扮演的角色。钱教授先展示他所总结的林语堂的战时足迹:1936年8月至1948年7月,辗转美国、古巴、法国、中国等地。随后,钱教授通过林语堂在抗战期间扮演的五个不同角色,带领读者走进他“一个人的抗战”历程。

近年来抗战话题很热,学界研究有很大进步,媒体也很关注。我也凑个热闹,讲一个人的抗战故事———他的战场主要不在中国;他用的武器不是弹药,而是一支笔,一支写英文的笔———希望可以扩展我们审视抗战的全球视野。

我个人非常赞同中国抗战历时十四年,而不只是八年。中国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世界史也应如此写。可惜,世界史欧洲中心主义还是根深蒂固,不仅认为“九一八事变”不是世界大战的起点,“七七事变”也不算,都说“二战”是1939年至1945年,中国人也跟着说。起码可以说广义的抗战十四年,狭义的抗战八年。

但这里还是讲狭义的抗战阶段。这又可以分三个阶段:“七七事变”到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再到盟军诺曼底登陆,再到两颗原子弹结束战争。三个阶段的焦点、议题都不一样,我这里只讲前两个阶段。

我们可以从林语堂在抗战期间扮演的不同角色来看这一个人的抗战:

第一,林语堂是个“记者”,给《纽约时报》等美国报刊撰写时事报道,第一时间通报中国情况,阐述中国的“民间声音”。

第二,林语堂在美国的成功在于推介中国文化,被誉为“中国哲学家”。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运用其文化资本,用艺术手法(小说创作)呈现中国人的抗战形象,同时着重阐释一个“现代中国”。

第三,他是一位后殖民批评家,号召运用中西智慧共同创建一个新的文明。

第四,担当“国师”的角色,给蒋介石建言。

第五,担任中美文化使者的角色,给中美两国老百姓做信使。

战时记者

“七七事变”后不久,全球媒体聚焦中国战事。8月《生活的艺术》完稿,林语堂到古巴度假,《纽约时报》发电报追来约稿请他谈谈中国时局。林语堂坚称这次中国人会战,哪怕是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敌人的枪口。

林语堂自“九一八”以来,一直是主战派。他并不是不懂“中国有长程哲学,却没有短程炸弹”,但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更为重要,战争的输赢并非完全由炸弹的数量来决定。因为没有炸弹,便使劲压制民族主义情绪,不如放开一搏,用空间换时间,打持久战,“只要战争打成僵局,中国就实际上赢了。”但这需要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敢于“坚壁清野”,才能耗得住。当然,外援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林语堂还在重庆时,便给《纽约时报》发了一封快报,揭露日机轰炸的残忍。林语堂说,这些轰炸显示“日本人竭尽全力要摧毁中国人的财产、让中国人胆寒”———他们达到了前一个目的,但没有达到第二个目的。一次,轰炸后的浓烟未消,林语堂上街逛了一逛,看到有商铺已经在街上摆出瓷器在卖。林语堂写道:“这儿摆的不是中国的瓷器,而是中国人的胆量。”他确信:“战争一定会赢,靠的就是这种中国胆。”

“中国哲学家”

日本的武器弹药、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中国,但日本要征服的是一个现代的、具有强大的民族认同感的中国。日本政客扬言要用坦克摆平反日情绪,林语堂讥讽道: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不会想用武力来扫除某种情感。

为了突显中国老百姓在抗战中的爱国精神,林语堂还特别指出中国抗战中“最振奋人心的场景”———战时大合唱。

当时最为流行的一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作曲,田汉填词,林语堂把它译成了英文。当然,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歌。

要把“文化中国”和“战时中国”两个迥异的形象相结合,并不是件易事。林语堂的策略之一便是用中国文化和人民的温良恭俭、可亲可爱来衬托日本军队的残酷和野蛮。于是,他创作了两部史诗式的抗战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为中国抗战摇旗呐喊。

《京华烟云》扉页写道:“本小说写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谨以此献给英勇的中国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子孙后代的自由而战。”小说一共有三十多位女性人物,从传统型到现代型,或介于两者之间,从激进叛逆的黛云到古典优雅的曼娘。曼娘是传统女性的典范,一生恪守旧的礼俗,但小说的情节安排赋予曼娘一个关键作用———由她来决定中国该不该进行抗战:

“你觉得中国应该和日本打吗?”木兰问道。

“如果像这样发展下去,还不如打一仗。”曼娘说。“怎么能让阿轩赤手空拳和鬼子打呢?”

木兰记得她爸说过:“你问曼娘。如果曼娘说中国必须战,那中国就会胜。如果曼娘说中国不能打,那中国就会败。”

“你认为中国可以和日本一战?”木兰又问道,一个字一个字说得很慢。

“不管中国愿不愿意,都必须去战。”

好了,曼娘把话说了!

抗战一打就意味着中国老百姓要付出巨大的牺牲,而小说中曼娘的死正是这种牺牲的悲壮象征。

另一部小说《风声鹤唳》,其文学历史价值在于:该部小说第一次纪录、揭露并谴责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犯下的罪孽。正如林语堂指出,造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移”的原因并非战场上的恐怖(诸如空袭炸弹或枪林弹雨),而是由于日军攻占南京后那些丧尽天良的行为。

文化使者

林语堂在美国不是高谈阔论中国哲学、儒家智慧,而是真正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

1943年9月22日,林语堂离开美国第二次回到战时中国,走之前,他上哥伦比亚广播电台做节目,向听众说再见,并同时盛邀美国听众以个人名义给中国人写信,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由林语堂把这些信亲自带到中国。林语堂的呼吁得到美国听众热烈的响应,他收到很多来信,最后带了六百封到中国。以下挑选几封信的段落,以见证中美关系史上罕见的“民间亲善交流”。

马里昂·阿尔特曼(MarionAltman):

……我们只能希望这个多灾多难的阶段马上就会结束,我们可以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中发现对方。我们时刻心系你的同胞。我们也会力尽所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请转告他们……

约瑟夫·古德伯格(JosephGoldberg):

……你回到你的祖国后,请告诉你的同胞:北美人民和他们心连心、肩并肩。中国应该做的(等他们能做的时候)是:派一些学者过来,在我们的学校、大学和公共机构给我们讲解中国文化,多给我们讲一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约翰·莱利(JohnH.Riley):

请把我的名字也写上。等你回到中国后,请去看一下我的儿子,他叫弗朗西斯·莱利(FrancisX.Riley),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尉。你告诉他他老爸说的:给我狠狠地打日本鬼子,要他们加倍偿还他们给中国人造成的痛苦。我儿子现在在中国帮助你们的宏伟大业。

新闻推荐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更大程度激发市场、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