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现代化为新青年注入新内涵

新京报 2019-04-29 02:49 大字

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向外看,认知新的世界;向内看,重视中国经验;向下看,亲近基层民众。

100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同时登场,前者给中国文化注入现代精神,后者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历史主体。

1915年,在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号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新青年有六种精神,分别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肩负着完成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任,也塑造着现代中国的文化品格。

近些年,中国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过渡。“站起来”解决的是“挨打”的问题,“富起来”解决的是“挨饿”的问题,而“强起来”将要解决的是“挨骂”的问题。

如果说“挨打”是军事、是硬实力,“挨饿”是经济、是民生,那么“挨骂”则是制度、文化,是软实力,这涉及有没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有三种新的文化意识。

首先是向外看的意识,培养新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对西方、对欧洲、对美国更为关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就是要走向欧洲和美国,世界指的不是全世界,而是欧美发达国家,反而不关注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

如今,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中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视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其实也是想建立一种中国主体的世界观,这就需要新青年重新“开眼看世界”,尤其是看欧美世界之外的“世界”。

其次是向内看的意识,也就是如何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的问题。中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被中断的、延续五千年的文明体,这说明中国文明、中国文化有很强的韧劲和包容度,才使得中国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浴火重生”,在回应挑战中完成自我更新。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挑战,中国是少有的独立完成现代化、工业化的大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更是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如今,多少代人为之奋斗的工业化,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中国传统中找“优秀”基因,更应深刻地理解现代中国究竟进行了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上的改革和革命,进而使得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传统中国“脱胎换骨”为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中国。

可以说,中国的现代经验是在批判现代的过程中追求现代,是在反思传统中继承传统,这就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因此,新青年不能只迷信西方的理论和范式来讲述中国故事,需要扎扎实实地研究工作,才能找到真正的中国经验,并归纳出中国的道路和文明特质。

最后是向下看的意识,也就是一种公众立场和基层视野。作为青年人,“下基层”是基本功,只有在基层才能了解更真实的状况,才能更懂得中国社会的多质性和复杂性。基层不是等着我们去救赎、去怜悯抑或恐惧的他者之地,也不是鸟语花香的、浪漫化的诗意空间,基层是千差万别的、充满生命力的、有主体感的地方。我们不要忘记从哪里来,要更有意识地去重新认识家乡和亲人,去发掘积淀着不同文化品格和历史记忆的故土。

总之,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向外看,认知新的世界;向内看,重视中国经验;向下看,亲近基层民众。新时代就是大时代,大时代必有广阔的天地,让新青年找到人生大舞台。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新闻推荐

小学初中各增一所新校 小学报名启用网上信息采集,埠东片实行电脑派位升初中

崂山半岛记者刘金震4月28日,崂山区发布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今年小学报名加入网上信息采集的环节,网上信息采集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