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人间自有英雄气
演唱《历史的天空》,发掘了毛阿敏另一种演唱风格
王健谷建芬歌坛二女杰
王健,北京人,1928年出生,1947年开始在北平的大报副刊和晚报发表短文与小诗。是年,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女附中)毕业,到天津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学习。1949年3月回到北平在当时的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部)音乐科进修并参加工作。
1950年底被分配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同年,所作歌词开始被作曲家陆续谱曲、发表。1952年进入中央歌舞团,后成为创作组干事。1954年调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做文字编辑、歌词编辑达30年。1960年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4年离休后,从业余写词变成了专业作词。王健所作歌词被谱曲后,广泛流传的有《歌声与微笑》《绿叶对根的情意》《爱的人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插曲《卧龙岭》《这一拜》《民得平安天下安》《清水吟》《哭诸葛》《貂蝉已随清风去》等,此外还有《情未了》《星星在等待你》等。除创作大量歌词之外,王健还创作了歌剧剧词一部《霸王别姬》,电影文学剧本《夕阳山外山》,出版有《王健作词歌曲》、歌词集《洒下一片深情》《历史的天空》,日记体散文集《牵牛花引》,同时还主编了《记得当时年纪小》(老歌300首)、《再塑群雄》(三国演义从原著到屏幕)等。王健创作的重要作品中,许多都是与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合作的,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珠联璧合,二人被并称为“词坛二女杰”。
了解王健的成长经历很难,网络上只能拼凑些零碎的资料:研究她的艺术风格更难,报刊上也罕能找到关于她的评介文章。有人说她是隐者,“大隐隐于市”,隐藏于偌大的京城。有人说她是替他人做嫁衣,做文字编辑、歌词编辑30年。王健就是王健,做编辑就做一个甘于奉献的编辑,写歌词就做一个捧得出佳作的词作家。1984年离休后,从业余写词变成了专业作词,开启了她真正醉心其间的作词生涯。这是她最春风得意的一个阶段,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产生过巨大影响、为词坛歌坛带来了无限惊喜的词品佳作。譬如《绿叶对根的情意》《歌声与微笑》《结伴同行》《洒下一片深情》《这世界需要你》等等,迎来了一个词园葳蕤的繁荣期。此时王健已年近花甲,她已经提前走进了艺术生命第二春的蓬勃期。
《马兰花》 建设者的赞歌
但从研究者的角度,笔者还是要首先回顾王健以前歌词创作方面的经历,以此来找到她后来成功的依据。无基建不起高塔,一步登不上珠峰。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王健就有过令人称奇的表现,一首《马兰花》说不上是震惊词坛,但至少也是一展身手,表现不俗。为了找到《马兰花》,笔者特意托人买来了《中外歌词佳作300首》,一看还真巧,这本书就是得到过王健关注和热情支持的《词刊》增刊书籍之一,在书中第二辑赫然登载着《马兰花》:
“马兰花,马兰花,荒野里生长,荒野里开花。不怕风沙狂,不怕霜雪打,根儿深深地扎,叶儿密密地搭,花儿像蓝色的星星开遍天涯。”
这可不是信手涂鸦,王健亲眼看见过这一朵朵、一片片的马兰花,并以其自然的芳香赢得了年轻的王健的芳心,才能使她潜心深入观察,最后用心血进行创作。最精彩的词句莫过“根儿深深地扎,叶儿密密地搭,花儿像蓝色的星星开遍天涯”。大西北可是干旱少雨,风沙霜雪肆虐的地方。倘若不是“根儿深深地扎,叶儿密密地搭”,马兰花恐怕连存活都很困难,开花就更不可能了。
“勇敢坚强的人,就像马兰花,路远也能走,山高也能爬,水深火热全不怕。有了他,寒冬变成春天,有了他,沙漠开遍鲜花,有了他,胜利的歌声传遍天下!”
读到第二节,才知道王健是要用马兰花来比喻勇敢坚强的人,这也是青春期的王健最基本的价值观,做一个像马兰花一样勇敢坚强的人。为了表达对心中的那个勇敢坚强的人的崇敬之情,她不惜笔墨,一连用了三个“有了他”,把“他”塑造成了大西北非常需要的人。请允许笔者猜度,在王健的青葱岁月,也许真有一个这样的人曾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只是失之交臂,擦肩而过罢了。
“马兰花,马兰花,祖国英雄的儿女,都愿意像马兰花,建设的土地,到处都是家,根儿深深地扎,叶儿密密地搭,在光辉的阳光下,开放出美丽的花。”
副歌部分,更体现了王健深远的立意,隽永的表达,她把马兰花比作祖国所有英雄的儿女,赞美英雄的儿女像马兰花一样,不畏艰难,四海为家,为了加快祖国建设的步伐,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根儿深深地扎,叶儿密密地搭”与第一节遥相呼应,既是描写马兰花的需要,也是赞美祖国英雄儿女的需要,更是深化主题的需要。
《马兰花》是王健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优秀词作之一,当年几乎是与《克拉玛依之歌》《我为祖国献石油》等重要作品一同诞生的。《马兰花》为何没有像《克拉玛依之歌》《我为祖国献石油》那样传唱开来,也许永远是个谜。但笔者认为,没有配上一个好曲子,恐怕是主要的原因。单从歌词本身而言,这样的作品,配上了好曲子,不传唱开来是说不过去的。
这就是命运,既是作品的命运,更是人的命运。这就是王健为什么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只能做编辑,而且她还做得有声有色,无怨无悔。正是因为王健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仍然可以写出传世之作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让笔者在研究其艺术风格时,一反常态,先从赏析她的词作入手,以利更便捷地了解和探究她的艺术风格。
面对让人肃然起敬的王健,有人以《青春王健》为题,表达钦佩之情:“近闻著名歌词作家王健,为50集古典电视剧《楚汉界河》一口气创作了10首歌词,一个快80岁的老人,竟如此豪情奔放,文思泉涌,令人钦佩。”
面对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和插曲创作中大有斩获的王健,有人这样赞叹:“今人居然能做出这么好的词来,古文功底真是深厚,艺术感觉真好,最难得是意境和思想已经和古之贤者圣人相通了。”
笔者受此影响,认真研读了王健的代表作,渐渐从中触摸到了她的艺术风格。那就是:深远莫过于《历史的天空》,丰厚莫过于《绿叶对根的情意》,苦哀莫过于《未了情》,优雅莫过于《夜深沉》,奇丽莫过于《小小的我》,隽永莫过于《歌声与微笑》。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深远丰厚,奇丽隽永”。
《历史的天空》 荡气回肠写三国
1994年,年届76的王健应邀参加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插曲《卧龙吟》《这一刻》《民得平安天下安》《哭诸葛》《貂蝉已随清风去》等系列歌曲的创作,既狠狠过了一把写歌词的瘾,又深深体会到了创作历史题材作品的甘苦与豪情。请回望她那荡气回肠的《历史的天空》: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第一节呈现的历史画卷,叫人荡气回肠、嗟叹不已。这不仅是王健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烂熟于心,让她化作一只苍鹰盘旋在历史的天空之上,对曾经的过往进行自己的检视和评述,而且因王健对那段历史的分外熟稔,让她成了一个可以谈古论今的人,对那片三足鼎立的故国国度作出自己的审阅和评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什么都是浮云,只有和我们心灵相通的不朽的英雄,让我们仍然在传颂他们的英名。淡忘的是古战场画卷,留下的是英雄的史诗。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第二节在第一节呈现的历史画卷的面前,王健展开了历史的思考。“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这是对“三国时期”那段特殊历史的思考,也是对数千年封建皇权漫长历史的思考。这份思考仿若睿智的探照灯,瞬间照亮了被乌云盘桓混沌不明的历史的天空。“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这是对“三国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历史的思考,也是对数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德行良知的历史的思考。这份思考不仅充满了哲思,而且充满了人生的智慧。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第三节凝重而深沉,雄健而豪迈,怪不得有人称王健为女强人、女汉子。“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凝重而深沉,一是有意地呼应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二是片尾曲自身的需要,运用“长江”这个特殊的形象,加大感情的容量。“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简约凝练,既点明了主题,又突出了星光。“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雄健而豪迈,这是王健含辛茹苦、殚精竭虑所追求得来的神来之笔,这是《三国演义》那片特定的历史天空所蓄养的浩然之气。深远莫过于历史的天空,壮丽莫过于英雄的史诗,这是王健在《历史的天空》中重要的感悟和收获。
王健代表作
《洒下一片深情》
《绿叶对根的情意》
《欢乐歌》《小小的我》
《歌声与微笑》《马兰花》
《哭诸葛》(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末了情》(电视连续剧《夜深沉》主题歌)
《爱的人间》(电视剧《光明世界》主题曲)
《历史的天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尾曲)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史超通讯员王惠军)“你们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主提升司机操作规程》《主提升司机巡回检查制度》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