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居民以慢性病为主的医疗服务需求变化 黄二丹: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本报实习生张凯娣
本报记者王凯
日前,在第41届医院管理国际系列论坛上,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公立医院改革与管理研究室主任黄二丹,针对我国人口、健康需求的变化,绘出了未来“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蓝图,令人期待。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适应新变化
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井喷式”爆发,现有以省部级大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已难应对居民以慢性病为主的医疗服务需求变化。据黄二丹介绍,慢性病具有病程时间长、诊疗次数多、持续时间长、连续性强,治疗费用高且很难治愈等特点,导致居民就医需求不再聚焦于一次性治愈,而是追求连续性、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如何形成对疾病的预防、急性期处置、康复期和终末期服务的整合机制,怎样建立医疗机构上下转诊的内在动力机制,如何形成医疗服务提供与医保支付之间的动态协调机制,仍是推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黄二丹呼吁,关注患者需要、强化基层服务,搭建健康管理平台,整合医药、医院、医保等多方面资源、信息,构建“防治结合、上下联动、中西并重、多元发展、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协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整合包括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临终关怀等在内的各种医疗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一体化、一站式、全周期、全流程的高效卫生服务(也称综合型卫生服务)和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同时,倡树医患共同决策的诊疗理念、诊疗文化,建立应对慢性病的“健康文化”,让患者、家属和所在社区共同参与诊疗服务,实现以人民健康为本,让群众受益。
互联网平台将打破医院围墙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利用,传统的医疗行业呈现出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信息技术的突破,不仅可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进医院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还能够解决不同医院间的交流合作问题。同时,云平台、可穿戴设备、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还可以推动医疗服务从院内到院外、从治疗向健康管理的延伸,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精准、便捷的诊疗服务。
互联网技术将打破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推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融合与重构。黄二丹认为,医院将不再是一个砌着围墙的医疗机构,而变成一个提供社会医疗服务的平台。从财政和医保两大层面,统筹推进构建“两层六级”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体系内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可向各特色、专科医疗中心购买。这种基于相同专科、院际间的互联互通和分工协作,将促进服务业态的变化,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整合,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服务效能,充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信息共享。黄二丹认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终目标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提供适当的服务,打通“信息孤岛”,将医疗服务需方(患者)、供方(医院)、支付方(医保)三方面信息在健康管理平台上集中交换共享,让患者能够充分享受全生命周期的、延续性医疗服务。
县医院作医疗服务体系的中转站
综合评估我国医疗资源现状,黄二丹认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的突破口,应将健康管理平台设置在区县级医院,作为统筹患者信息、为患者安排适宜医疗服务的“中转站”。同时,也可根据医疗资源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地调整健康管理平台设置: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西部地区,可以上升到地市级医院;医疗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可以下沉到社区医院,最终都会交由全科医生或医生团队来管理。
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将使各级政府、机构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各医疗机构新的行为模式也将出现。区县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中心,是医保的守门人和区域公共卫生的主要负责人,主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健康预付(如按人头预算)。医疗服务也将在区县医院的调配下,依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实现预防、急性病诊治、康复、终末期服务的延续性、一体化,院际转诊的内在动力机制也将逐步出现。患者就医由机构全程指导,大医院住院和门诊服务量大幅度下降,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将得到控制,患者就医体验得以显著提升。
未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的筹资与支付体系和以公立医疗服务体系为主体的服务提供体系为前提。随着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升级,医疗服务体系将不断地解构与重构,从医联体向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过渡。
新闻推荐
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下)和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上)(4月23日无人机拍摄)。4月23日下午5点40分,随着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通行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