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为江豚修改工程方案有示范意义

南宁晚报 2019-04-18 06:27 大字

4月是长江江豚繁殖的季节。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江豚的生存栖息地,今年初,南京市重新修改了锦文路过江通道的设计方案,将原有的三塔悬索桥改为双塔悬索桥,避开了江豚核心保护区,建成后主跨跨径将长达2079米。(4月17日《中国青年报》)

由于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江豚只剩约1000头。这种身长可达1.9米的鲸类在长江中生存了2500万年,如今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对江豚实施保护。当年9月,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

锦文路过江通道设计方案早在2012年就已确立,是连接江北新区和江宁滨江开发区的重要通道之一,其规划路线就在江豚保护核心区的边缘,在方案研究初期,南京市已考虑到要尽可能少在江中设立桥墩,在江中仅设一处桥塔。但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江豚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今年年初,设计单位又对方案进行重新调整。

修改后的方案不仅把新桥梁线位从江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边缘迁移到保护区的缓冲区,还取消江中桥塔,将原有的三塔悬索桥改为双塔悬索桥,完全避开了江豚保护核心区。当然,“跨径越大,对稳定性、抗风性等技术要求也会随之增加,”但有关方面表示,“长江江豚是珍稀物种,为了它们的繁衍生息,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确实,作为长江里仅存的淡水哺乳动物,江豚多年来被视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长江健康的指示计,“这是一条红线,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一消失就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在向着坏的方面转化”。保护江豚,其实就是保护人类。也因此,为江豚修改设计方案,算的是生态保护的“大账”。

当然,毋庸讳言,急功近利之下,诸如江豚的保护,于许多官员依然无足轻重,于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比如出政绩,一切都可以让路,实际上,为了项目上马,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即使是“极度濒危”,仍“所向披靡”,乃至未评先建的已屡有所闻。而这当中,凸现出的是环保位置的弱势。显然,如何寻求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为保护江豚修改设计方案,具有示范意义。

新闻推荐

宝马上海车展推出多款新车

全新设计语言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