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难以为继的“老幼同养”续力
目前,国内开展“老幼同养”模式的机构只有三家,分别位于武汉、南京和贵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模式有其温情的一面,同时问题重重。武汉童心苑院长高德明说,日常工作中,既要尊重老年人,又要照顾小孩,并非易事。(4月16日《新京报》)
前几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在托老所附近设立幼儿园、托儿所,老人可以教孩子唱歌、给孩子讲故事,小孩可以陪老人玩。其实国内早就有机构尝试“老幼同养”,但却推行维艰。目前国内开展“老幼同养”模式的三家机构,一家已经关停了养老院部分,只将幼儿园保留下来,他们的“老幼同养”模式探索宣告失败。另外两家也面临盈利难的困境。
“幼儿园+养老院”的模式在其他一些国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在国内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这背后原因不少,比如照料老年人和照顾孩子不一样,机构难以找到在两方面都能应付自如的“全能人才”。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国内的孩子缺乏生命教育,让他们直面老人的死亡可能会带给他们伤害。而且国内的“老幼同养”做得也很不成功,如有专家指出,在外国,“老幼同养”已经发展到实验治疗老人疾病的阶段了,但在中国还在试探这两者能不能结合,连起步阶段都不算。而欠缺政府的支持才是“老幼同养”难以推行下去的根本原因。
“老幼同养”靠民间机构的“单打独斗”很难成功,需要地方政府担起更多责任,为“老幼同养”模式续力、拉上一把。进而言之,对于一些有助于社会“善治”、有利于民生的创新模式,政府部门不能采取袖手旁观、事不关己的态度,而应该善于凭借这些“好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潇)4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获悉,近日,该中心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北斗三号卫星,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