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需要长期专业照护,可费用常常让其家人望而止步 “失衡”家庭期盼“养老病床”进医保
4月6日16时,海口市海秀路附近一栋老房子里,68岁的陈海峰正在给65的老伴儿换尿布。
老伴儿郭红英平躺在床上,穿一件灰色毛衣,手脚肌肉萎缩,泛白的皮肤紧紧包裹着骨头。看到陌生人进来,她的眼珠不停转动。“躺床上9年了,除了眼睛,她看上去就像木头。”陈海峰双手抱起老伴,顺势往她臀下塞了一块新尿布。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如今,陈海峰家里的经济来源多靠在外打工的儿女。“太累了,感觉这种日子看不到头。”他叹息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这是一个让“失衡”家庭为之振奋的消息。可记者在海南走访发现,政策的改革完善仍需多方发力。
“这9年来,我没有工作”
2010年,郭红英脑出血,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月后,命是保住了,可却处于半失能状态。
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后,郭红英靠拐杖能慢慢下床走几步。可半年后的一天,她刚走几步,突然大叫“头晕”,陈海峰跑上前去扶她,可她整个人瞬间瘫软下来。这次晕倒后,郭红英再也没有站起来。
“9年了。”陈海峰有些难受,“这9年来,我没有工作。特别是2013年后,我甚至不能长时间离开家,隔一会儿就要看看她。”
伺候这样的老人,大小便是真正的考验。每天早上起床,陈海峰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帮助老伴儿换尿片,“一下处理不好,工作量就大了,得洗床单。”
还有吃饭。郭红英现在仍无法自己吃饭,一根胃管从鼻孔插进去,常年露在外面。早上,换完尿片,陈海峰开始用菜叶煮稀粥,然后用粉碎机打成浆糊状,放到温度合适时,再用注射器吸一管一管地注进老伴儿的胃管里。这种生活让陈海峰心力交瘁。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交织在一起,“感觉日子看不到头。”
忠介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郑浩清楚陈海峰家的情况,每次有啥帮扶政策,首先想到他。可仍然杯水车薪。迫于经济压力,虽然家附近就有养老机构,可陈海峰只得独自在家照顾老伴儿。
期待“养老病床”纳入医保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41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为4000多万。林大海的父亲也是其中一位。近日,林大海准备到父亲所在的老年公寓办手续。因经济压力大,他想把父亲接回家照顾。
3年前,父亲意外从床上摔了下来,再也没有站起来。病情稳定后,林大海将老人送到了老年公寓。
如今,随着林大海孩子越来越大,每月收入只有4000多元的林大海深觉负担越来越重。老年公寓院长许磊得知林大海要接父亲回家的想法后,提醒他照顾失能老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出现危险。何况家中没人懂护理知识,又怎么能照顾得好?林大海听了不免有些担心,可高昂的护理费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他期待“养老病床”能够纳入医保。
“将养老护理服务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的医保覆盖比例,减轻失能老人负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公司董事长邱光和提交了一份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助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医养结合是新事物,很多医疗和服务内容还不能纳入医保。”
邱光和介绍,据统计,国内注册的养老机构有2.51万家,可使用医保的仅1857家,占7.4%,失能老人最需要的养老护理服务,医保还不能报销。
机制和人才是两大痛点
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失能老人通常需要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双重照料,但目前集医疗、康复、养老、护理等功能于一体、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总体发展缓慢。邱光和认为,原因在于主管部门不统一、医保体系不支持、社会投资不活跃、人才供给不充分。
通过调研,邱光和发现目前医养结合类养老机构的管辖权在多部门手中,养老归民政局管,医疗归卫生局管,医疗保险由医保局管,缺乏单一责任主体,导致政策落地难。另外,失能老人养老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和专业度都较高,按国际通行的1:3的护理比,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1000万左右的护理人才,但至2017年底国内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仅30万人。
邱光和建议,应指定相关部门作为医养结合类机构的管辖主体,统筹整合地区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明确各部门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权责,加强协调互动;将养老护理服务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的医保覆盖比例,减轻失能老人负担。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合作形式,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培育体系,支持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和投资建设培训机构。
新闻推荐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 更好发挥党组把方向、 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条例》修订相关情况,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