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大家都在赶时间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4-16 01:00 大字

张静雯

有一个小女孩被飞踹的视频这些天挂在热搜上下不来的。当人们知道踹人的还是女孩的亲妈,愤怒的情绪更是难以平复。被亲妈踹的小姑娘叫妞妞,还不到三岁,但已经是圈内有点小名气的童模了,给不少童装店主厂商做过小模特。视频里的一幕,就发生在拍摄期间。

孩子的妈妈事后反复解释,自己疼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动作过大,绝无伤害想法、虐童之意。这话倒不是不可信,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爱与称职是两码事。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这已逐渐成为共识。顶着爱与教育之名的暴力,愈发不被容忍。更何况,后来又有疑似妞妞妈妈用衣架教训孩子的视频传出来,还有一条朋友圈,说妞妞四天拍了差不多400套衣服,妈妈还诉苦说“累爆了”。

上了热搜的这一脚,顺带把童模这个“隐秘”的产业“踹”到了大众眼前。浙江湖州一个叫织里的小镇,自诩“中国童装之乡”,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儿童模特。不久前有杂志发表过一篇关于童模的非虚构作品,标题略俗套,却入木三分,“逐梦童模镇”。

作者描摹的童模群像,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疲惫。孩子们白天上学,晚上拍照,“抢手”的小模特经常一连赶几场,有时甚至夜里才收工。童模们计件收费,当日结算,熟练地快速脱下一套衣服,又钻进另一套。巧的是,文章也捕捉到了一个童模妈妈踹孩子的片段:孩子不配合摄影师,对着镜头做鬼脸,妈妈看着后面还在排队等着的小模特,一下子急了。

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广告法》规定,不得利用十岁以下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法学家担心,如果只限制广告代言这一单一行为,会把童星的宣传推向“短期或一次性的方向”,并且缺少书面合同的保障,孩子们的权益反而暴露在法律真空之外。“童模镇”的景象,仿佛印证了法学家的担忧。

妞妞的事发酵后,童装相关行业的不少人都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摄影师的话,他说家长着急再正常不过,大家都在赶时间,摄影基地是付费使用的,如果你不配合,即便长得再可爱,也可能失去以后的订单。

“大家都在赶时间”,似乎也是这些孩子的成长寓言。童模妈妈的那一脚,不仅是踹向孩子的小身体,更踹向了比钻石还珍贵的童真。

秀兰·邓波儿的电影里,也充斥着成年人对儿童的美化定义。她成名于大萧条时期,彼时人们看电影,也寄托对生活改善的期待,所以会赋予角色超越儿童特质的使命。用历史的同情眼光,其实没有必要苛责。但很多年之后,美国人还是对秀兰·邓波儿电影里对窥视与物化小女孩的倾向给予了无情的批判。与此同时,邓波儿当年辛苦的工作状态、缺失的童年,也被更多人所知、所反思。

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童星的立法更加细致,譬如有严格的审核准入制度,重视工作时间的把控,还有“库根法”这样保护童星个人财产的法律。这些都值得借鉴。孩子不是哪个家庭的私有财产,更不是商业工具,他们需要全社会去呵护。妞妞的事情之后,一些淘宝店主联名呼吁规范童模行业,这样的行为无法立竿见影,却是一种可见的改变。

如果一个社会爱孩子,就不该对一部分孩子缺乏人道的处境习以为常、坐视不管。大人们“赶时间”,就透支孩子的未来,这背离文明。是不是该停下来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这么赶时间,这个世界会好吗?

新闻推荐

“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广东乡村振兴”大型调研采访活动 探寻发展秘诀 助推乡村振兴

采访团走进罗定市本报记者梁孝宏4月9日,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组织的“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广东乡村振兴”大型调研采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