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便携式“一窗式”服务值得点赞 □唐加加

来宾日报 2019-04-15 09:48 大字

预约挂号、查询养老保险、申请补办身份证……云南省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采取政银合作模式,开发出“一部手机办事通”App,让许多到窗口才能办理的事项实现“指尖办”。(4月13日《来宾日报》)

为民办好事、干实事,真正让“放管服”改革红利普惠群众,最终还是要落到基层、村社。全国多地借助手机这一信息交互平台,创新推行“一窗式”服务工作机制,把政策咨询、政务服务站点向互联网延伸,群众通过手机在家就能做好咨询、办好事情,以往的“奇葩证明”、来回盖章已经成为了历史。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服务于民、便利于民、实惠于民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咨询、办事、求助等方式和渠道得到疏通。但笔者也发现,少数单位和部门存在“玻璃型”改革,“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红利看得见、摸不着。一是看起来声势浩大,实则是雷声大雨点小,玩花样、搞把戏,只做表面文章,群众受惠少之又少。二是隔着玻璃,堵住了耳朵,群众的呼声总是听不到,即使听到了也是微乎其微。三是习惯于推诿扯皮。“你去找主任”“你去找书记”,把群众的事情像踢皮球一样推走,不顾群众难处,只知自己安逸。

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不受益作为最根本的检验标准,把快速便捷真正体现在少跑一趟、少等一天、少签一次中,才能让“一窗式”服务红利融入到群众心中,让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现实来看,由于交通运输、通信通讯、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无论县城还是乡镇,群众办事时,往往会出现错过时间点、距离太远等问题。把服务窗口转移到手机,缩短了群众办事的“距离成本”,全面激发了手机这一“末梢神经”的服务作用。同时,由于互联网具有速度快、操作简易等优点,一名工作人员便能服务多个群体,既能节省工作资源,提高业务操作效率,又能节省群众的办事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众所周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标,而群众亲身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身边事、身边人的变化,因此,通过手机为群众提供“一窗式”服务,让群众在便捷快速中稳步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显得尤为必要。如此看来,让“一窗式”便民服务向手机延伸覆盖可以说是工作上的一大创举,值得点赞。

新闻推荐

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年基本建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