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996风波又起 你是其中一员吗?

广西工人报 2019-04-15 01:00 大字

□本报策划

编者按:前段时间,“被996围困的年轻人”在微博热搜榜上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程序员在某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此举得到大批程序员的响应,而这一项目也引起广大年轻职场人和社会的关注。996工作制即每天从上午9点工作至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而“996.ICU”项目意为“工作996,生病ICU”,意思是按照996的模式工作,一旦生病就会进入ICU。年前有赞科技公司公开宣布实行996工作制,996工作制与当今职场的加班生态再度进入大众视野,事实上,当下不少行业正奉行996工作制,这让我们不由得聚焦当今职场人的加班现状,也让我们思考,在996.ICU刷屏的背后,究竟折射了怎样的职场生态?

在互联网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下,在许多互联网公司和初创公司,996工作制已成常态,但今年,996的概念尤其火热,甚至在短短三个月内掀起数次网络舆论。

今年1月17日,杭州有赞科技公司在年会上公开宣布实行996工作制,如果员工在晚上9点以前下班,就要请年假,否则按旷工处理。这一事件还引发杭州劳动监察部门介入。

2月,陆续有京东员工爆料称,京东开始实行类似995工作制。随后,京东大快消事业群公关总监刘力回应称不会强制要求员工加班,但鼓励员工全情投入,高效产出,不仅为客户和合作伙伴,也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月26日,有程序员在某代码托管平台上注册“996.ICU”项目。至4月3日,该项目已有17万名程序员关注。这一数字甚至将该平台上许多大名鼎鼎、存在多年的老项目甩开。话题的热度还扩展到了知乎、微博等其他社交平台上。在微博,“被996围困的年轻人”这一热搜一度进入热搜榜前二十。

随后,共青团中央、中国之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诸多官方主流媒体针对996工作制发文。时下职场盛行的996工作制再度进入大众视野。

A、现象:被加班围困的当代职场人

滴滴大数据曾在2016年发布一份《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根据榜单,京东以23:16的平均下班时间成为全国加班最“狠”的公司,紧随其后的腾讯(盈科)平均下班时间为22:50,第三名58赶集网的平均下班时间为22:37。同样在2016年,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也提到过大企业下班时间与城市交通拥堵存在一定关系,该份报告提到,华为每日人均加班时间长达3.96小时,成为中国企业的“加班王”。

如果有人认为以上两份数据还不够直观展现当代职场人的加班现状,那么在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9小时。换句话说,按照一周五天工作日计算,我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约为9小时。而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人平均每天休闲时间仅为2.27小时。这两个数据相当于官方认证,加班时间长、休闲时间少成为当今职场人的工作现状。

小雷是某互联网企业的一名员工,对于在互联网行业盛行的996工作制,他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早上基本是8点左右到岗,晚上一般得9点多才能下班。如果遇到月末,那就得晚上11点左右下班。我每天晚上都是这样,不可能不加班,也没有加班费。”

周六晚上7点,肖筱匆匆赶回在北京农展南里的租住房,陪着难得来一趟北京的妈妈用了半个小时的晚饭。吃过饭后,肖筱又匆匆赶回办公室加班。肖筱在一家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工作,眼下公司正忙着一个大项目,肖筱和团队成员几乎没有了周末。对于妈妈,肖筱倍感歉意,却又很无奈,“妈妈难得来一次北京,我却一直没时间陪她到处转转。等她下次来北京吧。”肖筱想了想,苦笑着说,“恐怕妈妈下次来北京看我的时候,我还是在加班。没办法,加班几乎已经成为了常态,要是哪天不加班,恐怕我还觉得不自在呢。”

除了互联网行业,许多行业的加班也堪比996。比如在媒体行业,加班、熬夜、出差、作息不规律、24小时待命几乎成为常态。据《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3%的被调查者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有60%的人超过晚上12点才能睡觉。有70%的人无法保证每天吃早餐。

就职于某知名自媒体公司的诺诺,负责运营公司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是针对时下热播电视剧进行评论分析、推荐电视剧等。诺诺介绍,这份工作看似很幸福,似乎是看看电视剧,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行,但实际上特别容易让人“压力山大”。“我们要介绍电视剧的亮点、槽点,对电视剧进行评论,这可不是简单看看电视剧就行的,尤其现在的电视剧动辄七八十集,无疑是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说到下班时间,诺诺更是一肚子苦水,“八点多下班是常态,加班的话可能会在十点左右下班,周末就更没有纯粹的休息时间,几乎都在写稿,只能零零碎碎地休息。而节假日想要休息的话,还得提前准备稿子。”

晓蓉在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新媒体的热爱,加入了一家新媒体公司。可在工作了两年以后,高强度的加班和随时待命的要求,让晓蓉开始产生疲惫。“我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单纯的周末了,每天九点上班,十点多下班,可是回到家以后还要随时待命,修改稿件、和客户对接、注意微信群里领导布置的任务等等,几乎是天天都忙到将近一点多才能睡觉。最忙的时候,甚至熬夜到凌晨四点。”晓蓉有些悲伤地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和闺蜜出去逛街了,也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来做一些她喜欢做的事情。晓蓉喜欢阅读,喜欢画画,喜欢在网上买慕课,但现在,无休止的加班让她没有多余的时间从事这些爱好,也没有时间充电学习。

而让晓蓉感到自己被无尽的加班围困的,则是在去年四月的一次旅行。那时,晓蓉计划去外地看演唱会,并在当地好好玩几天,就当放松一下。没有想到,临出发前一天领导突然布置的一个任务,让晓蓉不得不带上笔记本电脑出发。晓蓉那几天根本没有好好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是除了看演唱会外,几乎都躲在酒店里工作,哪怕是去景点游玩,晓蓉也要时刻盯着微信工作群的动态,甚至在手机上修改稿件,风景倒没有细看。晓蓉在结束了这次身心俱疲的旅行后问自己,“这是旅行应该有的样子吗?为什么要一边工作一边旅行?我这样,不过是换个地方加班罢了。”

B、沉默:接受996工作制的职场人各有原因

这场围绕着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的风波来得突然而迅速。一时间,不少网友都在网上发表议论,甚至有人称,996工作制已经不单局限于互联网行业,媒体行业、建筑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或多或少都存在996工作制,甚至007工作制。

针对996工作制,为何还有职场人愿意接受?他们接受的理由是什么?

从事游戏策划的肖俊至今工作已有五年,对于996工作制,他虽然无可奈何,却也不得不接受这种现实。肖俊谈到,在国内职场的确存在这种怪现象,他并不相信有人会自愿加班,除非是刚刚毕业踏入社会、想快速学习的职场新人。“对于996工作制,我已经很无奈地接受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要么干,要么滚。现在互联网行业头部公司都这么干,公司也认同这种文化,领导带头加班,难道员工可以按时下班?而且在我们公司,不加班的话,至少你的绩效会比别人少很多。”肖俊直言不讳地说。

广州某营销策划公司的创始人卓先生则认为,这是双向选择,求职者选择了需要加班或实行996工作制的行业或公司,就可能尽量去适应。

卓先生认为,加班在任何行业都会存在,如果996成为了一个“制度”,那证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存在即合理。“现在是双向选择的时代,如果求职者选择了一家经常需要加班或者是实行996工作制的公司或行业,那就尽最大努力去适应吧。如果大家气味不投,那只好‘相忘于江湖’了。”

但卓先生也表示,他的公司并不提倡加班,至少目前不会形成一种制度或文化。因为他和其余的公司创始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效率,员工需要找到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这会让员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卓先生还提到,现在的加班已经脱离了工作地点的限制,哪怕员工离开了公司,还是有可能通过微信处理工作的事。“哪怕你的公司没有996的制度,你也可能在‘享受’996的强度。”卓先生说。

某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梓健则认为,这是一种潜规则被制度化的表现,会让员工感到自己被压榨。“很多公司都会因为某些原因,有时会加班过长,但这是不可明说的潜规则,因为这种情况并不是天天出现。但如果将这一潜规则制度化,员工就会有被压榨的感觉。在这一前提下,当然会有人站出来反抗。”梓健还提到,现在站出来反对996工作制的人都是年轻的职场人,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他们拥有退出这一“游戏”的资本。但是那些不敢反抗的职场人,是有妻儿有房贷有车贷的人,多重压力让他们没有勇气反抗。

当网络舆论在批判996工作制时,也有一些行业的人站出来吐槽,相比007工作制,996工作制根本不算什么。

刘先生曾在广告业工作,在广告业,007是非常正常的工作现象,尤其是对接客户的角色,基本上24小时处于oncall状态,越专业的行业甲方,越需要随时响应。“曾经有一次我负责做一个小程序,客户平均每小时会给我打一个电话,一直到凌晨2点还不断有客户的电话打进来。后来我把这个工作转给下属完成,但客户还是不断打我电话,一直打到凌晨5点。”刘先生想起这次经历,还感到有些后怕。他坦言,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但如果能熬几年,会得到快速提升,也不愁没有工作,因为猎头会找上门来。刘先生调侃道:“还在抱怨996的年轻人们,应该珍惜,至少你们还能下班。”

C、抵制:职场人也渴望“诗和远方”

在经历了身心俱疲的旅行后,晓蓉终于决定向公司递交辞呈。晓蓉说:“我还是很喜欢新闻,很喜欢媒体,但我感觉自己撑不下去了。”晓蓉回忆起大学毕业实习结束前,实习单位的领导曾经对她们一群实习生说,不要在该奋斗的时候享受安逸。可现在,晓蓉更希望能有“诗和远方”,“我想有一个休息的周末,让我好好享受个人时间,不被工作打扰,能做我喜欢的事情,能让我有时间去学习一些额外的技能。996工作制太累了,让人像机器一样工作,这让生活完全没有了意义。”

谈到下一步计划,晓蓉说:“我打算去考事业单位。”

在某销售公司的宋伟发自肺腑地反对996工作制。此前,宋伟曾在某互联网公司任职,996工作制严重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那时我刚刚结婚,每天晚上9点才下班,这种节奏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我妻子虽然不会因此和我吵架,但她越是表现出理解,我就越愧疚。后来,我妻子委婉地提出希望我辞职。”

离开前公司后,宋伟在找工作时,都会将实行996和大小周的公司“拉黑”。他坦言,“我理解所有的公司都有会特殊情况需要加班,但我不能接受996成为常态。一方面,我觉得996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家庭,让我忽视了家人的感受,不能陪伴家人,如果将来我有孩子了,那996会让我不能陪伴孩子成长。另一方面,996让我每天都睡眠不足、腰酸背痛,一整天都是浑浑噩噩的。”

媒体人小旭则认为,如今越来越多人反对996工作制,一般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有部分企业以实行996工作制为名,逼迫部分员工自行离职,那些不接受长时间加班的员工,个人利益就受到了侵害。其次,一些想要多挣钱的员工愿意接受长时间加班,但部分无良企业不愿增加开支,却让员工继续工作,甚至用“黑鸡汤”等方式哄骗员工。最后,则是一些能力优秀的员工希望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即使企业愿意支付加班费或给出优厚的薪水,他们也不接受996。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文珍认为,她认为媒体曝光的996工作制不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有违反劳动法的嫌疑,“在标准工时下,一周工作6天,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无论怎么弹性计算,一定是超过了劳动法‘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规定的。”王文珍说,“996工作制是潜移默化下形成的现象,我赞成媒体曝光的做法,要形成舆论监督氛围,通过公众关注控制这种现象的蔓延。公司负责人也要提高认识,法律限制员工加班时间是为了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此外,相关执法部门也要积极作为。工会也要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D、思考:如何帮助职场人跳出996漩涡?

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劳动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

赵律师表示,加班必须要支付加班费,平日加班为工资的150%,休息日加班为工资的200%。公司随意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安排周末加班,以及不支付劳动者加班报酬的行为都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可以选择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

他认为只要是加班,就需要支付加班费,况且劳动者之间可以相互证明。另外,对于自愿加班的,也需要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除非员工自愿放弃劳动报酬。

但一些受访法律人士表示,在现行劳动法下,企业还是有很多规避手段,如强调企业是“弹性工作制”;给员工超量工作,让员工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来开展工作;在工资中列出加班费一项,表明已经给了员工加班的报酬……

同时有人提到,互联网创业公司是新领域,特别是新型小型创业公司,劳动法规不完善,不重视员工权益保护,甚至觉得与自己没关系,这是法律界和执法部门需要引起注意的事情。

结语:996工作制已经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专属,有向其他行业蔓延的趋势。996工作制再次被关注,屡次被关注,也证明这不仅是一道企业成本题和个人选择题,也是一道监管能力题和对未来的判断题。

新闻推荐

防沉迷系统为青少年打开清朗网络空间

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最近不再天天捧着手机傻笑了,这让原本忧心孩子学习的北京陈女士舒了一口气。原来,通过给短视频App设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