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守住北方民俗文化的“根” 记情牵两代人的农家博物馆

铜都晨刊 2019-04-09 10:38 大字

春天的黑龙江省巴彦县红星村永发屯一片宁静,唯有一个角落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

这座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的博物馆由当地一对父子创办。飏扇、靰鞡鞋、勒勒车……这些如今很难见到的“老物件”在这里“安家”。4万余件藏品生动记录着我国北方民众的生产生活和历史变迁。

“馆内绝大多数藏品是我父亲收集的。”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馆长黄彦辉说,自打他记事起,父亲黄信章就痴迷于收藏各式各样的旧物。童年时期的黄彦辉只觉得这些东西很有趣,并不了解它们的意义。“小时候,父亲教我看老瓷瓶上的画,给我讲它背后的故事,让我了解各种老农具,和我讲祖先们的勤劳与智慧。”渐渐地,黄彦辉意识到,父亲收藏的不仅仅是“老古董”,更是那些不该被忘却的历史。

黄彦辉说,成立民俗博物馆,把这辈子积攒下的“成果”回馈给大众,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父亲离世后,黄彦辉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光大民俗博物馆。

填土盖房、规划展区、布置展品……黄彦辉发动全家人投入到民俗博物馆的完善中。2013年,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博物馆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经过多年发展,2018年9月,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这座民俗博物馆现有31个展厅,包括朝鲜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等10个少数民族特色展厅,展厅内全部使用真实物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这些民族的传统生活状态与生活场景。此外,馆内还设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石陶器具等展区,全方位展示我国北方的民俗文化。

70岁的王宽是民俗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他说:“受他们父子的影响,我也想为弘扬民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像王宽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年龄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不等。“博物馆是非营利性质的,志愿者们都是出于对民俗文化的热情而来。”黄彦辉表示。

“很感动、很震撼”“民俗博物馆保存着我们的‘根’”“希望优秀民族文化可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满了游客的感言。博物馆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游客参观,2018年,共接待游客47万人次。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低头族”也算实施家暴

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指出,夫妻一方“一直盯着手机都不跟对方聊两句,相互不理睬”,或“回娘家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