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让文明祭扫成为一种习惯

兰州日报 2019-03-26 02:30 大字

徐晓兵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来。在这个缅怀先烈、追思先辈、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大力营造平安、文明、环保、和谐的祭扫氛围,弘扬孝亲敬老、厚养薄葬、慎终追远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治丧、生态安葬、低碳环保祭扫的新风尚,保护辖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城关区文明办和民政部门发出倡议:摒弃陈规陋习,自觉文明祭扫;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严防火灾事故,保护生态环境;祭奠革命先烈,学习英雄事迹;党员干部带头,推动移风易俗。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来临,人们怀着诚挚的感情,缅怀先祖,祭扫前人,感念前辈的功德,寄托后人的哀思。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促进了中国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也是凝聚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也正是出于传统和文化的继承,清明节才能在漫长历史长河的演进中始终保持一份旺盛的生命力,并沿袭至今成为法定节假日。

传统的清明祭扫,很多人会焚香烧纸、燃放鞭炮,这也算沿袭旧俗。但不知何时,这种祭扫活动有了升级加码的趋势,焚烧的纸钱竟然克隆人民币和美元,手机、电器、汽车、别墅等周边产品被产品化开发……这类升级版的传统祭扫方式,既浪费了大量财富资源,加剧了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又助长了歪风邪气和封建迷信的滋生蔓延,显得与现代社会文明格格不入,也逐渐背离了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承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容,重在倡导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理念与感恩情结。而随着现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快速发展到工业社会,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加之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很多沿袭自农耕时代的生活习惯与方式确实应该“与时俱进”了。因此,对于逐渐背离传统文化而又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不文明的祭扫方式,的确应该与我们渐行渐远。

近年来,文明祭扫已经日益成为共识。“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这样的文明祭扫方式既触动人心,又体现了浓厚的人性关怀。而随着互联网的广域覆盖,网络祭扫也成为一种简朴、文明的祭扫方式。毕竟,“心香一瓣”与“高香一束”相比,发乎于心、体现于情的追思感怀不逊色分毫,而文明的进步却得以体现。符合新时代文明内涵的祭扫方式,远比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传统方式更符合今天的时代要求,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移风易俗、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而这种孝亲感恩与慎终追远,还包含着对民族历史的追忆和对先烈的敬仰。

现在,我们倡议文明祭扫、绿色祭祀,就是要以简约、环保的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突出缅怀逝者德行、弘扬先人品格,承接着先辈们传承而来的良好家风和文化传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的同时树立现代文明的行为意识,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牢记遗志,不忘初心,文明祭扫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与习惯。

新闻推荐

日照市中医儿科学术交流会在市妇幼保健院举行

本报讯(记者田茹通讯员陈永英滕浩)3月23日,日照市妇幼保健院组织举办全市中医儿科学术交流会,邀请全国名中医贾六金教授针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