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他首次来到三星堆 看看外祖父发掘的数百件文物 “三星堆考古第一人”葛维汉后人来访

德阳晚报 2019-03-25 09:48 大字

克里斯多夫先生一行参观博物馆。

葛维汉教授(右一)与担任此次发掘副领队的林名均先生(左一)及部分协助发掘的当地乡绅合影。资料图片

80多年前,广汉农民燕道诚在自家院子附近挖出了一坑玉石器,后来,时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国人葛维汉看到玉石器后主持三星堆科学发掘,由此揭开了三星堆遗址科学考古的序幕。

今年3月22日,循着葛维汉的足迹,其外孙克里斯多夫和女儿首次到访三星堆,他和燕氏后人交流,与外祖父葛维汉的照片合影……克里斯多夫带着外祖父葛维汉的故事,寻找儿时故事里的场景。据悉,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外祖父曾工作过的地方。

一锄头下去

发现一坑玉石器

燕道诚家附近一个小山旁,有个大半圆形弯曲地,名叫月亮湾。弯曲处有间农舍,屋旁一块地有棵孤树。南面较远处有座小山,有3个小圆丘。1929年,燕氏父子在此处淘春沟时,偶然发现一坑玉石器。2年后,英国传教士董宜笃邀请好友华西协合大学考古学家戴谦和教授进行鉴定,果断收购了一部分捐赠给当时中国馆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收藏。时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人类学和考古学教授葛维汉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玉石器的出土地点可能是一处古代文明的遗址,当即表示,“广汉遗物颇有考古价值,乃函询董君发现详情,复亲至其地考察,并商得县长罗雨苍氏及省政府教育厅之同意,从事科学发掘。”

美国人带领发掘

揭开古蜀文明神秘面纱

1934年,葛维汉带领考古队在燕家玉石器发现地附近进行发掘,先后共出土文物600多件,有陶器、石器、玉珠、玉杵、玉璧、玉圭等,据此推断大致为公元前1100年时期的古蜀文明的遗存,极富考古价值。

挖掘工作完成时,工人将所挖的泥土倒入坑内,把田地认真填平。因为考古给农民土地和庄稼损坏,还付给农民相应的报酬。

1936年,葛维汉将大量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与河南渑池仰韶村、辽西锦西沙锅屯、河南安阳殷墟的出土文物进行比较研究,整理出历史上第一份有关广汉古蜀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汉州发掘简报》,发表在当年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志》第6卷上。他大胆而科学地将这批出土文物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命名为“广汉文化”,引起了中外考古学人关注。郭沫若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不已,立即给葛维汉去信,要求赠与广汉发掘的全部照片和器物图形,并在之后的书信来往中大谈他对“汉州遗址”的看法。

葛维汉主持的三星堆发掘,使沉睡数千年的古蜀三星堆文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他也被称为三星堆考古发掘第一人,是三星堆文明研究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寻着外祖父的足迹

葛维汉外孙到访三星堆

今年3月22日上午10点过,葛维汉的外孙克里斯多夫携女儿乔安娜赶到三星堆博物馆。当天,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克里斯多夫和女儿在博物馆内参观。在青铜馆,墙上挂有多幅葛维汉当年在考古现场的照片,克里斯多夫和女儿放慢了脚步。“我和他长得很像,都是一样高大!”父女俩兴致勃勃地与葛维汉的照片合影。克里斯多夫对青铜馆纵目面具印象非常深刻,“我曾用南瓜雕刻了一个面具,和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非常相似。”

当天,克里斯多夫还去到位于三星堆遗址区得燕家院子,与燕道诚的第五代后人燕太宇交流、合影。

“我小时候,外祖父经常给我讲故事,很多都是关于中国的,还讲到过关于三星堆的发掘。”克里斯多夫介绍,自己并未继承外祖父的专业,但女儿对历史很感兴趣,如今专门研究亚洲历史。

在三星堆参观时,乔安娜一路走,一路拍照。“非常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她说,三星堆祭祀方式和中北美洲阿兹特克文化很像,只是三星堆的祭祀用的动物作为祭品。

参观结束,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代表博物馆给克里斯多夫和女儿赠送了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画册和书签。克里斯多夫当天在博物馆旅游产品购物区选购了明信片,把明信片寄给他的亲戚朋友,告诉他们,这里是外祖父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希望他们到三星堆来旅游,到外祖父工作过的地方看看。

更多详情请见晚报微信公号昨日推送内容。

文/图本报记者张伟

新闻推荐

更大规模减税红利开始加速释放

□盛刚■从长远看,用“放水养鱼”激发市场活力,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企业和人民的好日子,进而增强壮大财政的可持续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