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紧寻求美育良方
□皇甫立同
有教育家将13—20岁视为个体审美发展的“危机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恰恰处于这一重要阶段。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庸俗文化刺激着中学生的感官。中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判断力,不仅不能认识美、欣赏美,甚至以丑为美,将严重影响心灵的充盈、人格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为终身发展留下了严重“病灶”。基于此,强化学校审美教育,培育中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很有必要。
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是同等重要的教育活动,但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对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学科开设和质量追求上普遍以中高考学科知识传授为核心,审美教育被边缘化。即使一些学校强调艺术特色,往往也是重视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培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非常需要学校在思想、精神层面的正确引导。学校要深刻认识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学校美育地位、功能、价值的认识,扎实推进新时代的美育工作,进一步更新观念、优化配置,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丰富积极向上、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生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中小学的美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加速提质阶段,美育课程建设不断推进,美育项目成果不断,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我校为例,2016年我们获批了省级前瞻性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审美教育的生态重构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努力补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短板,研究构建大中小幼相衔接、一体化的美育体系,让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促进、互为支撑。
中小学生特别应该接受很好的美育教育,中小学校都应该积极参与实施美育课程。为此,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充实美育课程资源和美育教学力量,建设一支以在岗学科教师、艺术院校兼职教师以及社会美育志愿者为主的,身份不同、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美育师资队伍,刚性实施和管理美育课程,建设多方联动的培育阵地,实现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同责共育,形成传统课堂与创新场域联动、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校内与校外协同培养、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成长的美育生态。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天津3月18日电(记者张建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在净网行动中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9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