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新年伊始,“一座保山”“东白”“天工宜品”等八个区域公用品牌密集发布 走在品牌路上 农业大有希望

农业科技报 2019-03-14 09:10 大字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化发展进入提速通道。尤其是作为农产品名片的区域公用品牌更是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据小编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1月份就有8个区域公用品牌公布。快来看看它们都是谁?

一座保山

1月21日,云南省保山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市闵行区举行,“一座保山”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

“一座保山”区域公用品牌涵盖了小粒咖啡、石斛、核桃、茶叶、土鸡等经过严格筛选的保山各县(市、区)具有特色代表性的优质农产品,品牌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一座保山”品牌的启用对保山优质农产品走进上海乃至全国市场以及对保山的形象塑造、农产品增值、旅游提升、脱贫攻坚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东白

1月18日,浙江省东阳市发布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东白”。

县级市东阳隶属浙江省金华市。这里农产品多姿多彩,且品质优异。水果鲜甜、蔬菜鲜爽、水产鲜美、茶叶鲜醇是东阳农产品的特色所在。而众多特色的农产品也为东阳赢得了一系列美名,东阳市先后获评“中国香榧之乡”“中国红曲酒之乡”“浙江青枣之乡”“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

东阳农产品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同时,也存在多而不优、杂而不亮、大而不强的窘境,因此,东阳市政府提出打造“东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做优做强东阳农产品品牌。

运城特产

1月,山西省运城市区域公用品牌“运城特产”正式对外发布。

“运城特产”区域公用品牌秉承“安全、生态、特色,诚信、创新、福运”的品牌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宣传、扶持,协会策划、推进、维护,企业管理、运营、提升,社会监督、支持、促进”的原则,与会员企业自有品牌相辅相成,合力构建共生共荣的品牌生态系统。

海宁农珍

1月中旬,浙江省海宁市发布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海宁农珍”。海宁市特色农产品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公用品牌。

“海宁农珍”区域公用品牌将本地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提升、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营销与传播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以“海宁农珍”统一形象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未来,海宁市将围绕提升“海宁农珍”区域公用品牌的品位度、美誉度、诚信度、知名度目标,通过完善品牌培育机制、构建品牌标准体系、打造质量安全体系、优化品牌营销模式等,不断加大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推广力度,打造海宁生态农业的“金名片”。

天工宜品

1月17日,江西省分宜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工宜品”正式发布。未来,分宜县将以“天工宜品”为支撑,将“分宜苎麻”“分宜油茶”“分宜西瓜”“分宜中药材”等农产品打响知名度。

分宜县,是江西省规划的优势农产品重点县。这里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以及农耕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给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这里因古时宋应星在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素有“分外宜人地,天工开物城”之美誉。

窑上田

1月16日,“窑上田”——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闻发布仪式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清水河县的小香米、海红果、豆面、香油、果丹皮等众多农副产品为人熟知。“窑上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将整合多种优质农业资源,着力构建价值清晰、形象统一的品牌形象。“窑上田”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传统原生态农产品品牌,希望将更好的天赐之物传递千家万户。

嘉田四季

1月17日,浙江省嘉兴市举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嘉田四季”新闻发布会。素有“鱼米之乡”的嘉兴,一大批优质农产品从此有了一个统一的区域公用品牌。

嘉兴市将全力打造“嘉田四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构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和“立足嘉兴、辐射长三角”的农产品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嘉兴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和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到2020年,嘉兴力争培育100个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嘉田四季”品牌,品牌年产值达到20亿元。

藏韵刚察

1月3日,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刚察县“藏韵刚察”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暨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办。

刚察的优质农畜特色产品,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许可后可以使用公共品牌,并通过溯源系统,不断健全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扩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带动刚察县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藏韵刚察”主打海滨藏城优质农畜产品绿色健康品牌理念。(品农)

新闻推荐

以实的举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本报讯3月8日上午,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区政务中心召开。区领导徐静平、陈伟、张旭生、朱涵、项贤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