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个人隐私被APP泄露?别怕!个人信息保护法已列入立法规划

济南日报 2019-03-13 11:31 大字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抱怨所用APP过多收集个人信息。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便有多位政协委员表示,将重点关注个人信息保护。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3月5日至12日接到的市民问询中,涉及“个人信息”、“个人隐私”、“APP强制捆绑”等关键词的有126条,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同时,记者发现,近日“APP个人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用户可通过该公众号举报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APP。而据了解,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使用APP却接到推销电话

“我实在想不通,一款普通的手电筒软件,为什么需要获得定位的权限呢?”近日,家住黄岗路附近的王华丽下载了一款手电筒软件。在下载页面,这款软件被标注为“官方、安全、MTC认证”,并已被下载过近10万次。但安装时,王华丽发现软件要求获得定位权限。王华丽说:“现在个人信息泄露得这么厉害,和这些需要获得与其功能无关权限的APP有不小关系。”

家住联四路附近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使用了一款借贷软件,因为“手头比较紧”,没有及时归还。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两个朋友都接到该借贷软件公司的电话,询问情况。“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我朋友电话的,可能是APP获得了我的通讯录权限,这也太无奈了。”

同样怀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还有陈浩。“最近我一直和女友商讨结婚的事,便在某购物平台上搜索了不少请帖、糖盒等内容。而另一个小视频平台也给我推送这些东西,可我确定之前并未在这个APP上搜索过有关结婚的词汇。”

记者就此在街边进行了随机采访。在20位受访者中,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为14人,没有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为6人。在遇到个人信息泄露后,受访者表示主要是受到推销短信或电话的骚扰,其次为接到诈骗电话,再次为收到垃圾邮件。而对于是否曾感觉在下载一些APP时,对方获得的权限与其功能无关时,20位受访者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是”。

据了解,对手机APP来说,最热衷的就是获取位置和联系人信息。在采访中,读取位置信息权限和访问联系人权限,是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遇到最多的情况。在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很少有人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偶尔阅读和从不阅读者居多。在受访的20人中,“总是阅读”为2人,“经常阅读”为4人,“有时阅读”为2人,“偶尔阅读”6人,“从不阅读”6人。

多款APP被曝强制捆绑

近年来,不少知名APP都被曝出有“泄露个人隐私”之嫌,仅在2018年9月,就有滴滴、华住集团、顺丰等多个行业巨头被曝数据泄露事件。

去年,30多名小红书用户在网上爆料,表示接到自称小红书客服的电话诈骗,被骗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同年8月27日,小红书因“违反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被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5万元。

处罚决定书指出,小红书APP软件隐私设置成默认允许其他人加为好友并浏览到好友的包括部分个人隐私的相关信息,致使消费者关注的笔记以及兴趣爱好被陌生人了解。属于未充分履行采取技术手段或必要措施义务,未完全尽到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责任。

而除了个人信息泄露,还有不少市民表示遇到了“APP强制捆绑”的问题。2月27日,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43款违规App,有40款存在“强制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的行为。

对于“强制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业内人士蒋涛(化名)告诉记者,“强制捆绑”是指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捆绑推广与应用软件无关的APP。部分用户在下载APP的过程中并没有察觉被“强制捆绑”,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投诉或举报,除非是应用软件弹窗提示并强制安装。

在蒋涛看来,“强制捆绑”其实就是一种广告,推广收入是APP捆绑安装其他APP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移动端的APP是免费的,其帮助流量小的APP推广,增加下载量和用户量,这也是一种变现方式。下载这类APP毫无安全性可言,很多流量大的APP为了获得推广收入,可能不会检测推广APP的安全性,所以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性。”

相关法律正研究起草

据悉,截至2018年底,中国4G用户规模已达到11.7亿。很多用户会通过安卓手机自带软件应用市场或者第三方软件市场下载手机APP。但是,手机应用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让消费者备受困扰。

其实,对于APP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多年来一直被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多位政协委员表示,将继续重点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据了解,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曾表示,未来应对APP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完善审批程序,以及压实应用商店的管理责任,加强对APP提供者的安全评估等。而据统计,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便有至少25位代表委员关注个人信息保护,并向大会提交了相关议案或建议。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对于立法呼声依然很高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给出了回应:“事实上,我国已经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比如刑法、民法总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从总体上看呈现分散立法状态,所以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律来加以规范,形成合力。”张业遂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对此,记者发现,近日“APP个人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用户可通过该公众号举报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APP。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制捆绑其他功能、过度索要系统权限、隐私政策不合理等,都在“APP个人信息举报”公众号的受理范围。

记者了解到,用户可选择的APP问题类别有:APP无隐私政策、超范围收集与业务无关个人信息、强制或频繁索要与业务功能无关的权限、捆绑业务功能要求用户一揽子同意、骚扰通讯录好友、无法注销账号、存在不合理条款、无法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无申诉渠道或渠道无效等。

此外,根据《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对于强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发生或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而未采取补救措施,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等行为,有关主管部门将按照《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依法予以处罚。有违法违规行为的APP运营者,会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本报记者 张展铭)

新闻推荐

梁华委员: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澳门提供发展良机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吴嘉林刘慧)梁华委员11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建设粤港澳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