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群众角度 强化服务衔接
◎刘文晓
“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群众办事打开了一扇便利之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和群众反映:部门之间,以及“放”“管”“服”之间,存在空白地带、责任盲区。比如,企业在开始注册时实行自主承诺,有关部门不再进行现场核验,但到了环保、安全生产核实时则需要从严把控,于是造成了证件不全的现象,有时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甚至影响到了正常运营。
显然,在“放管服”改革中,对领导干部、窗口人员的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何况,在人民群众眼中,党委、政府是“一家”。片面认为职责是“你的”“我的”亦或只管“这块”不管“那块”,是行不通的。新时代,便民服务需要避免“铁路工人各管一段”的现象。这就要求,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多些换位思考意识,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优化服务,少说“不能办”,更多联系、指导、帮助企业和群众“办成事”。
在这场改革中,关键是服务,主线也是服务。企业和群众关注和在乎的更是服务。一方面,要求党委、政府在加强统筹协调上下工夫,从整体上设计“放”“管”“服”各环节的标准以及有效衔接机制,明确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分工,避免“一放了之”“服务缺位”,尤其是让企业和群众承担改革“阵痛”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开门办“改革”,改革成效怎么样,让群众说了算,通过征求群众“金点子”意见建议、开展满意度访问、定期巡察暗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有效发现改革不足和服务短板,倒逼职能部门整改提升。此外,也要注重历史遗留问题的破解,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基层首创精神,灵活运用市场的、法治的、行政的综合方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理旧账”、破瓶颈上用心用力,最大程度上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家豪在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徐亚明的陪同下前往县看守所检查指导工作。陈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