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关键是要让孩子爱上手机之外的世界

皖北晨刊 2019-03-12 16:36 大字

□李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江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雷燕琴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建议》,让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因孩子沉迷网络而求助心理咨询的个案占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的60%以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表明,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而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就提出了“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的要求。

当然它本身也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觉得,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校园禁止手机是因噎废食之举。也有家长认为,孩子通过手机可以查阅学习资料,对学习有帮助。但在笔者看来,有一种观点说得非常到位——手机是一把双刃剑,让缺乏自制能力的中小学生手持“利刃”,无疑是危险而且不理智的。

没错,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电子阅读已蔚为潮流的情况下,对手机说“不”体现了一种必要的清醒与自省。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有了社会共识,并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

比如,为维护学校秩序以及国民健康,法国规定从2018学年起,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英国明确表示,除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在学校使用手机。

当然,从更大的层面来说,对待手机及相关电子产品,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禁入中小学校园了事,还应该让孩子们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降低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将那些被手机侵占的时间还给书本,还给更加辽阔、更加热气腾腾的自然世界。

新闻推荐

不种庄稼改种草 收入到底怎么样

种粮改种草,省事又增收。从2015年开始,我国提出了“粮改饲”战略,引导农户将过去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