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热议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用是最好的传承 用是最大的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李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
“对于非遗文化,用是最好的传承,用是最大的发展。”贵州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代表说。
石丽平表示,为“活化”非遗文化,她们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苗绣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3800人就业。
6岁就跟着母亲学苗绣的苗族传统刺绣传承人韦祖英代表说,前些年,苗绣商品化程度低,年轻人在家刺绣赚不到钱,纷纷出去打工,苗绣一度处于无人绣、无人穿、平时压箱底的状况。近年来,她成立刺绣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发展,并不断开发新的苗绣产品,200多名绣娘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非遗文化重现生机与活力。
善用马尾制作绣品的水族马尾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水仙代表说,近年来,她带着马尾绣产品参加了广东、上海、杭州等地举办的非遗博览会,拓宽了马尾绣的销路;同时,公司每年培训绣娘500人次,并积极与中央民族大学、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
新闻推荐
这个专业到底上什么课?网友普遍关注的实操做小龙虾的专业,其实是“小龙虾学院”下设的烹饪工艺与营养重点教授的内容。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