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乡村人物(二题) □潘江忠

右江日报 2019-03-08 09:06 大字

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要想成功,就必须行动。

——题记

全红

全红全名花全红,农历正月初一出生,他父亲大字不识一箩筐,不知道取个啥名字好,看见堂屋里摆放着过年时燃放剩下的一封全红电光炮,索性给他取名全红。

兴许是基因遗传的缘故,全红跟他父亲一样,也没多少文化,而且喜好喝酒,一日三餐,就着几颗花生,几粒黄豆,也能喝上半斤苞谷酒。全红还喜欢下厨,有一手好厨艺。全红无师自通,他烧菜做饭的手艺是从乡村红白喜事操练来的。

全红长大后,在村里待了几年,就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全红父亲持反对意见,不停地在全红耳边唠叨:你在家待上两三年,兴许还能娶上媳妇,外出闯荡能有什么好?到时要是还打着光棍一个人回村,别人可就笑话你了……全红不予理会,他去意已决。

没过几天,全红南下广州,在一家餐馆拜师学艺,从此,跟随师傅研习粤菜烹制十余年。全红悟性好,师傅一教就会。在广州期间,全红慢慢改掉酗酒的老毛病,一门心思待在厨房里琢磨厨艺。打从广州回来后,全红的厨艺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颠勺抛锅技艺娴熟老到,几近炉火纯青。每次下厨抛锅,全红将炒锅一抖一拉,锅里五颜六色的菜肴就像被施了什么魔法般,任由全红从锅中高高抛起,瞬间又一一落到锅中,而且没有一颗菜,一滴油飞出锅外,掉落地面,让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全红的拿手好菜叫“全红吉庆”,这菜名倒也有点文化味道,其实也没什么稀奇,在外行人看来,无非是拿红鲤鱼、红辣椒、红番茄一锅煮,也看不出什么门道,但由于全红会操作,菜色红亮,味道鲜美,色香味形俱全。大凡品尝过全红烧制的“全红吉庆”,无一不抹着油嘴竖起拇指连声说好!乡村不少人家操办红白喜事,就爱请全红帮忙做菜,为的是图个吉利,因为全红这名字吉祥,全红烧制的“全红吉庆”也跟名字一样吉祥。十里八乡,人们都流传这样的说法:十处敲锣鼓,九处有全红。

有一个长相耐看,名叫秀秀的姑娘,原来在广州和全红一起打工,她不计较全红比自己大二十岁,也不嫌弃全红老家是穷山沟,只爱慕全红勤奋好学,有谋生手艺,就毅然决定跟全红回全红老家,成了全红媳妇。这回全红父亲不再为全红的终身大事发愁了,也不再整日在全红面前唠叨了。

全红见过世面不再满足于游走乡村,帮人操办红白喜事。全红夫妻俩合计到镇里的圩场上开一家大排档。全红真干了,他开的那家大排档就叫全红大排档。当然,全红也把他的拿手招牌菜“全红吉庆”带到大排档,“全红吉庆”同样受到镇上的食客欢迎。有不少人就是冲着这道菜去的。全红大排档生意火爆,食客盈门,人满为患。每天,全红管吆喝,老婆管收数。全红大排档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店”。每晚,大排档打烊,客人散尽,全红夫妻俩喜滋滋数着一沓沓厚厚的钞票,便觉得自己走对了路子。

正当全红要加大投入,扩大全红大排档经营规模时,全红大排档的生意跟别的饮食店面一样开始萧条了。就在这个时候,邻乡一家乡办铁锅厂因产品滞销,资不抵债,行将倒闭。全红知道了,费了一番周折,把那厂子给盘了下来,更名“全红炒锅厂”,注册生产“全红牌”炒锅。“全红牌”炒锅手感不沉,不易生锈,经久耐用,刚一投放市场,备受欢迎。全红头脑活络,营销炒锅,有他一手。全红在卖炒锅现场烧制“全红吉庆”,凡购买“全红牌”炒锅的都能免费品尝“全红吉庆”这一美味佳肴。

络绎不绝的买炒锅的人排着长队争相购买“全红牌”炒锅,“全红牌”炒锅供不应求,几近脱销,买到“全红牌”炒锅者,他们也都学着做那道名为“全红吉庆”的菜肴,就是没谁能做出跟全红做的一样味道的“全红吉庆”。

野猪王

野猪王是郑增礼的外号。

野猪王所在的村子山高林密,常有野猪出没。村人种的苞谷、红薯经常被野猪拱食,没有哪一年有好的收成。村人不堪其扰,一个二个对野猪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有人想方设法将大大小小野猪全灭掉才解气。

野猪王年少果敢勇猛,是打野猪的一把好手。有一回,野猪王和村人一同进山打野猪,野猪王带着自家养的猎狗走在前面,硬是凭借着过人的胆识,用一把长尖刀,捅得一头上百斤重的野猪动弹不得,当场毙命。同去的村人无不钦佩。按村俗,晚上分配野猪肉时,除了野猪头归野猪王外,他分得两份肉,一份属野猪王,一份属野猪王的猎狗。

从此,野猪王以打野猪为业,野猪王用铁夹夹,用猎枪打,用尖刀捅,一年下来少说也能猎获十数头野猪。野猪王这外号就是这样得来的。每次打得野猪,野猪王除将大部分肉拿到集镇上卖钱,剩下小部分则自己享用。野猪王常呼朋唤友,到家里来炒野猪肉,喝苞谷酒,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野猪王发现城里人爱吃野猪肉,野猪肉在城里能卖好价钱,但野猪又不是时常能打到。野猪王忽发奇想:能不能打回一头活的公野猪跟家养的母猪交配繁殖出杂交野猪?每次进山打野猪这个问题总是自然而然地在野猪王脑海里冒出来。

野猪王跃跃欲试,说干就干,他先在自家长满松树的自留山四周围每隔两米立起一根两米高的水泥杆并在水泥杆之间拉上结实的铁丝网,又买回两头母猪放养,连购买猪饲料在内,前前后后,花去了十来万元钱。

野猪王的母亲说,新猪入栏时是要烧香拜土地爷的,这样养的猪才长得快。可野猪王偏不信这个邪,还顶撞了母亲一句:要是这么灵验,我就天天烧香拜土地爷,不用给猪喂饲料了!母亲见说不过野猪王,也就由他去了。

野猪王运气好,没几天,他真从山里捉回了一头公野猪,把它放在自留山上跟母猪一同饲养。

母亲想来想去,还是劝野猪王说,要是养猪还是养家猪的好,家猪比野猪温顺,你养什么野猪啊,弄不好被野猪尖利的獠牙咬伤了就不好了。母亲话是这样说,其实是舍不得野猪王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钱花在她心里没底的事情上。

郑招财是村里跟野猪王最要好的伙伴,也给野猪王泼了一瓢冷水:养野猪不如重操旧业,进山打野猪划算,十几万元可不是小数啊,弄不好这钱就打水漂了!

邻村有个姑娘就是见野猪王有主见,敢想敢干,主动找上门来跟野猪王处对象,没到半年,真就嫁给了野猪王。

村里一群吃饱了坐等天黑的闲人懒汉就不咸不淡地说风凉话:这回野猪王真有母猪配种了,就看能生下多少窝猪崽来了?

嘴巴长在别人的脸上,别人怎么议论,野猪王佯装听不见。每天照旧干他想干的活路。野猪王被日头晒得黑不溜秋的,活像一头整日穿行在深山老林里的野猪。

野猪王养的野猪终于有了起色,那头公野猪接连跟两头家养的母猪交配,数月后母猪就生下了两窝猪崽。在野猪王的精心饲养管护下,这杂交野猪崽日见长大。

野猪王饲养杂交野猪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野猪王成了闻名十里八乡的致富典型。乡里不时组织贫困户到野猪王的杂交野猪养殖场来参观取经。见野猪王站立在一块平地上,敲打手里拿着的破脸盆,那大大小小的杂交野猪便从四面八方的松林下窜出,奔走到指定地点觅食。看的人无不啧啧赞叹。

野猪王养的杂交野猪其实算不上真正野猪,只是毛色接近野猪,但由于它们常年在松林里穿行走动,肉质结实,味道鲜美,肥而不腻。物以稀为贵,城里人就是爱吃这难得一见的杂交野猪肉,那肉自然随行就市抬高。

城里的猪贩子发现商机,有利可图,纷纷慕名上门求购野猪王养的杂交野猪,还跟野猪王签订了长年购销合同,野猪王养大的杂交野猪不愁没有销路。

野猪王见饲养杂交野猪有赚头,咬了咬牙,心想,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大的!反正钱多不咬袋,野猪王决计再承包另一座山来饲养杂交野猪。

村人看见野猪王靠养杂交野猪发家致富,就看傻了眼。就连原先取笑野猪王的那群闲人懒汉,都争着上门来讨好野猪王,要求到野猪王的杂交野猪养殖场来帮喂猪。

野猪王说,喂猪又苦又累,工钱又不高,你们也愿意干?众闲人懒汉异口同声:干!干!有事干总比闲着好!

野猪王笑了。

新闻推荐

财政部: 今年近2万亿元减税 降费中减税约占7成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申铖刘红霞)财政部部长刘昆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说,今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