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乌江镇退伍军人余华兵“孝老爱亲”的故事 父母养我小 我养父母老 记者 陈义山 通讯员 黄昌和
退伍军人余华兵,始终将“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作为自己立身处世最基本的要求,其妻儿老小一家五口,家庭和谐、夫妻和睦、其乐融融。在村民眼里,余华兵是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相濡以沫的好丈夫,言传身教的好爸爸,他的“孝”在群众中被传为佳话,成为和县乌江镇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父母不易,我要陪伴双亲安享晚年
3月4日,记者走进余华兵的家,他正在床头给母亲喂药。余华兵说,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孝顺父母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2012年7月,余华兵的父亲得了肺结核,当时还在部队的他被部队首长安排回家探亲。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父亲还是不让余华兵靠近自己,生怕传染给他,但余华兵并不害怕,而是精心服侍,一直服侍到父亲病情好转。
俗话说10个老人9个便秘,在探亲服侍父亲的日子里,父亲的便秘日趋严重,好多天都排不出大便来。为了帮助父亲减轻痛苦,余华兵戴上手套,用手指帮父亲一点一点地抠出来。左邻右舍的人看到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有这样的好儿子,是你们家前世修来的福啊!”
“父母养我小,我要养他们老,陪伴他们安享晚年。”余华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2014年11月,余华兵到了转业的年龄,本可以留在部队所在地工作的他,婉言谢绝了部队领导的好意,最终回到老家和县乌江镇父母身边。
娘在家就在,就算卖房也要给母亲看病
余华兵的母亲端合琴,自小患麻痹症丧失了劳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腿脚萎缩已寸步难行。母亲勤俭持家一辈子,临老了还被病痛折磨,余华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好心人的介绍下,余华兵揣着在部队积攒的工资,千里迢迢带上母亲到北京一家知名医院手术治疗,虽然花费不少,但缓解了母亲的病痛,他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然而,祸不单行,2018年6月份,母亲又患上结肠恶性肿瘤和高级别病变。“我已老了,不能再增加家庭负担了。”母亲哭着要放弃治疗,余华兵却坚持让母亲手术治疗。
骨髓穿刺、血液抽检、切片化验、输血输液、化疗……看到母亲头发掉了、表情痛苦,余华兵心如刀绞,“娘在家就在,就算卖房举债我也要给母亲看病!”余华兵说。
在医院的半个月时间里,余华兵端屎端尿,洗脸擦身,喂药喂饭,梳头按摩,宽慰疏导,悉心照料母亲。住院期间,余华兵还向亲人一般照顾和母亲同病房的一位60多岁的大妈,帮她修剪指甲,让这位素不相识的大妈几次感动得落泪,临行前非要认余华兵为干儿子,至今他们还保持着电话联系。
这几年,在余华兵的孝心大爱感召下,妻子王春香选择了在乌江镇敬老院工作,照顾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王春香说,能和这些老人们走到一起,主要是受丈夫的影响,因为感动,所以愈发执着。
■记者手记
退伍以来,余华兵用爱心、孝心和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正是他这种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孝老爱亲”的故事,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
新闻推荐
在对外传播中树立广西改革开放形象 本报全国两会报道声传海外 截至3月7日18家海外媒体刊播新闻41篇
本报南宁讯(记者/李湘萍)自全国两会开幕以来,广西日报多举措、多渠道加大全国两会报道在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