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野菜,拔茅针
俚谚曰:“打了春,赤脚跑;挑野菜,拔茅针。”
春回大地,冰雪消融,土地,酥酥然,变得松软下来;于是,万物生。最先生长出地面的,自然是野草、野菜。万物生时,乡村小儿女,就手提竹筐,漫山遍野地“挑”野菜。“赤脚跑”,是写实;春天,土地松软如酥,赤脚跑在土地上,脚底下,暖暖的、痒痒的,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那种“舒服”,有着土地生发的一份温暖;泥土软软,脚步沉沉,一步一个脚印;回头看看,一溜溜的脚印,像是在春天里留下的一行行浅浅的记忆。
这份“记忆”是乡村小儿女,对春天的“肌肤之亲”;是乡村小儿女,对春天所表达出的一份最淳朴的欢喜。
野菜,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野菜都可以挖进菜筐中。野菜,有的可食,有的则不可食;野菜,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所以,挖野菜,并非是见菜就挖,一定要“挑”——挑选着挖,“挑野菜”,也是写实。三五,或者七八孩童儿,在一块土地上,散布着;每个人,都是左手提一只竹筐,右手持一把铁铲,寻寻觅觅;发现了可“挑”的野菜,即弯腰、落铲,轻轻一“挖”或者一“剜”,然后,顺手一“抖”——抖掉野菜根部的泥土,一棵野菜就被拾进了菜筐中。
那动作,干脆、利落,那情态,自然、洒脱;一弯一铲间,众多的散布土地的孩童,就成了春天里的一个个活动的“标点”——为春天,添加上一个个灵动的字符。
野菜生长的时候,茅草,也发芽了。
这种茅草,应该是丝茅,也叫白茅,就是《诗经·野有死麇》中所写到的白茅:“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白茅,是一种野生草,叶细长而尖;其根很长,白色,有韧性,可以捆柴草。古人,对白茅看得很重,可“垫熟食以祭祀”,以之入礼。《诗经·野有死麇》,以白茅捆扎死麇,正是表现着男子对待爱情的矜持和庄重。
白茅的生长,与普通野菜的生长不一样。野菜的生长,通常是零零散散的,很少有连片生长的;而白茅,则恰恰相反,白茅喜欢连片生长,故尔,春来芽发,其景象,是颇为壮观的,亦是葱郁喜人的。
白茅初生,叶片嫩嫩的、细细的、柔柔的、绿绿的;风一吹,大片的白茅,柔软如梳,顺风倒伏,水波一般,浮漾动人。而茅针,就夹在三两片的茅叶之间。茅针,鼓鼓的,大多呈浅绿色,伸出茅芯的部分,也许会变成一种淡红色——因了阳光的照射。
同样,并非是所有的白茅都有茅针,新生的白茅不会有茅针,有茅针的,必得是宿生的白茅,所以,拔茅针,也需要“挑”。
茅针露出茅芯,自然,一看就知;若然,茅针还没有露出茅芯,可用手轻轻地“捻”一下白茅贴近地面的部分,如果,有一种鼓鼓的饱满感,就一定是内含茅针了。茅针,需要“拔”,手指捏住茅针的尖处,轻轻一“拔”,一根茅针就出来了。
茅针被“拔”出时,通常会发出“吱”的一声音响,因之,吾乡人又称茅针为“古蒂”或“骨笛”,亦或“鼓笛”——赋音以字,像吹出的笛音。
至于茅针被叫做“茅荑”,则是古已有之。《毛传》记曰:“荑,茅之初生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亦曰:“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中的“荑”,亦是此意。“茅荑”——很古典,很古典。
拔茅针,何以要拔?因为茅针可食,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其茅曰茅针,白嫩可噉,小儿嗜之,河南谓之茅荑。”由此可见,食茅针,亦是古已有之,而且多是“小儿”之事。
味道如何?也只是一种软软的、甜甜的感觉。
不过,也很好——正是春天的味道,亦是乡野的味道,更是一种儿时记忆的味道。
路来森
新闻推荐
通讯员黄李金晚报讯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日前,城中区河东街道文博社区辖区一家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员活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