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关注“两会”改革议题,愿经济行稳致远

新京报 2019-03-04 01:01 大字

■社论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三

民众期待更丰硕的改革发展果实,世界也期待更大的“中国红利”。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如何走得更稳、更远,今年全国“两会”将又一次提供蓝图和答案。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正如有媒体指出的,对锐意改革的当代中国而言,全国“两会”是改革趋势的重要风向标。世界的目光再度投向北京,聚焦蓄势待发的各项改革议程。在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加快深化改革,帮助世界市场“定心”,具有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作用。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改革开放风向的一个重要窗口。尤其是在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复杂语境下,中国态度、中国行动愈显重要,国际社会也更期待看到中国的新举措。

今年的全国“两会”还有另一重要意义,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不惑”后的第一届“两会”。“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如何兑现,“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如何做,这些都更受世界瞩目。

对中国而言,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来自于持续的改革推进。如前几天刚刚公布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大红利,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再压缩一半;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1.3万亿元……与此对应,去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透露,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从2017年的第78位上升到第46位,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

不过,也得看到,无论是加快脱贫,还是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更开放的经济体系,都首先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更好满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依旧还有不少亟待克服的困难和弥补的短板。如经济下行压力仍客观存在,产能过剩局面需要进一步化解,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以及产权保护等市场经济制度还需完善;社会发展方面,医疗、住房、教育等领域,民众仍期待能有更多的改进。总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仍然存在,这些必须靠更大力度的改革去解决。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民众期待更丰硕的改革发展果实,世界也期待更大的“中国红利”。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如何走得更稳、更远,今年全国“两会”将又一次提供蓝图和答案。

新闻推荐

张兆安代表:搞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就是要解决行政壁垒问题

一个多月前首次被官方提及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应该做哪些事?3月3日下午,围绕“如何创造上海发展新传奇”这一主题,上海代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