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接触高精尖!沪上这场科普活动 科研人员亲自给你上课
暗物质是靠什么来探测的?核能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3月2日下午,在2019“科普梦,志愿行”主题活动现场,上海29家科研院所和单位的年轻科研人员带着各自领域的科技成果来到上海科技馆,通过科学表演、科学课程及互动体验等形式,将高精尖科技成果科普化,让广大市民与科学“零距离”接触。
小朋友在编程科普活动现场听科研人员介绍“如何让机器明白你的语言”。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带来了他们参与研制的BGO晶体模型,研究人员对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在2015年12月17日发射成功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上,装有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308根600mm长的BGO(锗酸铋Bi4Ge3O12)闪烁晶体,这些晶体能捕获暗物质粒子湮灭瞬间发出的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帮助探测暗物质。
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还很神秘。来自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左文文博士在现场描述说,暗物质是天文学家为了解释宇宙中引力质量远大于发光物质质量的疑难而引入的一类新物质,它大约占宇宙质量的27%,而普通物质只占5%。从特性上分析,暗物质不发射、吸收、散射光子,也不参与电磁作用,正因为它神秘又非常重要,暗物质也被称为“21世纪物理学晴朗天空中的两朵乌云”之一。
小朋友在听科研人员介绍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除了对宇宙的探索,未来生活方式的构想也同样重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为观众展示了他们的“未来城市”方案,他们计划利用城市内密布的灯杆作为载体,搭载各种物联网设备,通过采集车流、光照、体态等数据,来帮助城市更“智慧”地运行。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一批科研院所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并由科技志愿青年向公众作现场科普讲解,邀请公众动手实践、互动体验。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本次现场演示聚氨脂发泡剂使用、发泡过程,并邀请现场学生体验混料、浇注操作,近距离体验材料合成的简易过程。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上海合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带来了警用机器人和排爆机器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展示了一款便携式颗粒物浓度检测仪,并对颗粒物浓度的环境危害、颗粒物浓度检测的必要性、特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作科普介绍。
小朋友在现场使用移液器。
据主办方介绍,“科普梦,志愿行”系列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4届,活动整合科技系统内外的优秀科普资源,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开发成科普活动,以科普公开课、体验日等形式引入科技馆予以展示。
新闻推荐
奚国华在两会政协委员驻地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中国证券网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总经理奚国华3月2日在两会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