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首宗“儿童票”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南宁晚报 2019-02-20 07:00 大字

记者从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获悉,昨日,广东省消委会就广州长隆集团多个场所存在以身高作为未成年人优惠票标准的问题,代表消费者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广东省消委会介绍,此案是我国首例未成年人消费公益诉讼。(2月19日《新京报》)

广东省消委会表示,以格式条款、单方规定限制身高“超标”的未成年人享受票价优惠,对长得高、长得快的未成年人不公平,侵犯了这部分消费者的平等权和公平交易权,同时也存在个体歧视、价格歧视等问题。希望通过此案的诉讼和判决,推动这一长期普遍存在的侵害未成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规惯例”得到纠正整改。

确实,随着中国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变化,现行的儿童免票身高标准线是否还科学?在年龄和身高之间,又该如何权衡,才能保障儿童的社会福利?显然,当现在对儿童免票标准各说各话,制订新的儿童免票标准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实行的以身高为标准,有其“历史原因”。“在解放初期,户籍登记制度以及身份信息情况不好确定,所以比较方便的方式就是看身高多高,并按这个来区分和收费。”而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很早就办身份证,我们也不能要求他们出去玩的时候随时带着户口本。”“历史原因”依然在起作用。

当然,无论以前还是现在,以身高为标准,是因为简单易行,比如,以身高为标准,可以直接判断儿童是否在优惠范围之内,而如若每个孩子都要提供证件以查验年龄的话,则会导致效率过低。但以身高为标准的不合理,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现在孩子营养都比较好,平均身高增加明显,也让儿童票“只能卖给身高1.4米以下的人”的不合理更加突出。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儿童免票的标准一次次引发争论,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有专家提出,“无论是以身高为标准还是以年龄为标准,二者都有其优势所在,如果售票方继续以身高为判断标准,则要不断根据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来对身高标准线进行改善。” “而如果以年龄为判断标准,则可以参照老年证的经验为适龄儿童制作身份证明。”但以身高为标准,即使身高标准线调高,于超过“平均身高”的儿童,不公平的问题依然存在。至于“为适龄儿童制作身份证明”,则社会成本未免过高,还牵涉到多个方面,于现在,恐怕难以做到。

但如果两者的优势互补,年龄和身高之间的纠结,完全可以迎刃而解。比如,一是调高身高标准线,而这已经不乏先例,许多地方免票身高线都已经调整。二是明确超过身高线的儿童,凭身份证证明。有专家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国家立法来解决,“应该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有了法律就能落实下来。”而这显然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可以说,首宗“儿童票”公益诉讼具有样本意义。

新闻推荐

一些电商公然售卖毒杀野生鸟类药 野味还是“毒味”?

近年来,国内屡屡出现用剧毒农药毒杀野生鸟类事件,包括小天鹅、大雁、野鸭等国家保护鸟类都惨遭毒手,数量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