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部分字词改拼音”是旧闻仍引热议 专家:读音不要一刀切

澎湃新闻 2019-02-19 20:32 大字

“部分字词改拼音”近日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讨论。

有微信公号2月18日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称,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该文同时列举多个例子,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jì)”现读“q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xiá)现读“xié”;“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人教版语文课本上的注音

上述文章浏览量迅速达到“10万+”,获赞最多的一条评论称,“为了某些文盲,要全世界迁就”。也有人质疑,更改古诗词中字词读音,破坏了韵律和意境,得不偿失。也有资深语文老师接受采访时称,应捍卫汉语纯洁性,“不赞成根据大众口味更改读音”。

“我觉得这是一个旧闻,个别字词拼音的变化早就在教材里边体现了,还有《现代汉语词典》里面也早就有了,现在把它翻出来,大家觉得有点奇怪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王晖2月19日告诉澎湃新闻。

据其介绍,上述网文中提及的改拼音字词,部分早已在教材中有所体现,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而其他则来源于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6月6日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该修订稿有望在今年问世。

“影响语音变化的因素很多,“约定俗成”是最重要社会影响因素。”王晖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语音一直在变,大家应用正确的发展观来看待语言的这种变化。

大部分读音更改字词尚未最终确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针对上述诗句,前述微信公号文章称,衰在诗中本读cuī,斜在诗中本读xiá,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现在新版教科书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骑(qí)。

“我老人家费劲心思完成的押韵,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这么被改了?”上述文章用调侃的语气称。该文同时列举了其他一些例子,“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规定读“shuō”,另外还有说(shuō)服;“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确凿(què záo),原读音确凿(zuò),后因从俗改为确凿(záo);荨(qián)麻疹改为荨(xún)麻疹;“骑”现统读为 qí,jì 音已经取消了。

“这已经是一则旧闻了。”王晖告诉澎湃新闻,语音的变化随着时代一直在变,只是这种变化体现在词典、语文教材或审音表中时,往往会引起较大关注。王晖认为,上述网文所涉改动读音的字词,有些是“教材定的”,有些则是审音表定的。

“比如“鬓毛衰”,这是教材改的,因为从孩子的记忆角度来看,尽量不要有过多的多音字出现,而读“shuai”和诗的意也能匹配起来,所以会改成就读一个音。”王晖解释。“读“cui”是为了押韵,即所谓的“叶韵”,但是明清以来,很多学者对此不太认同,因为用今天的语音读古诗总有不和谐的地方。语音发展,它本身就有不同读法,从编者的角度,一方面是为了规范,还有就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

上述网文中所涉字词中的大部分则源于2016年国家语委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比如“粳米”读“gěng”、“说服”读“shuō”、“荨麻疹”统读为“xún”,等等。“国家语委层面已经完成了公开标准审定,但是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正在进行,所以还没最终发布。”王晖称,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涉字词读音是否确定更改,尚有变数。

针对同一含义的一个字有不同读音的情况,1985年,国家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近20年后再次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对一些读音进行了新的修订。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官网信息,该修订稿目前处于“正在批准”状态。另据教育部2019年1月上旬公布的《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9年工作要点》,这一文件有望在今年问世。

对新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争议已久

事实上,对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的争议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5月,就有一篇《查词典竟看到“说shuo客”、坐骑(qi)我怕是上了个假学》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根据《北京晚报》报道,在随后不久的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也表示“既要尊重、适应拼音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变化,也不能盲目随波逐流,丢失汉字拼音原有的表意语言魅力”。

南开大学语言学教授马庆株在此次研讨会上表示,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音也会出现变化。“比如“确凿”的“凿(záo,原读音zuò),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也有专家对于一些汉字的统读发音提出了异议,比如“下载”一词,念四声zài,表达的是“搬运”的意思,现在被改为三声,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含义。

2月19日下午,澎湃新闻就此向承担此次审音表修订项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采访,该研究所工作人员回应称,对于网络上的争议,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已有涉及。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官方微信“今日语言学”发布的文章,参与此次修订工作的专家此前对部分字词读音更改有所解释,比如“粳”字读音:该字所属的原塞音声母字,明清以来的变化趋向是开口geng而不是齐齿jing,北京音的文读也同样是geng而不是jing。“当《审音表》(1985)将“五更”“打更”等异读词中的“更”也统读为gēng之后,“粳”实在没有理由再统读为jīng了。”

另一篇文章则提及,荨麻读qiánmá,荨麻疹也应该读qiánmázhěn。由于很多人不熟悉荨麻这种植物,在读荨麻疹这种病名时读半边就读成了xúnmázhěn。该文称,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承认了这种读音歧异,把“荨”定为两个音:(一)qián(文)~麻(二)xún(语)~麻疹。即“荨麻”是植物名,读qián音;“荨麻疹”是现代皮肤病名,读xún音。这种做法客观上将问题复杂化了,引起了争议。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稿已把qián、xún两个音统读为xún,“荨麻”与“荨麻疹”中“荨”的读音得以统一。

对于网友争议较大的“骑”“荫”等字读音,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微信公号发布的一篇名为《略说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原则》的文章中,专家解释,“荫”字原审音表统读为 yìn,北京话和各地方言实际读音仍然存在两种读音。根据调查,“荫凉”去声读音正确率为20.32%,“林荫道”去声读音正确率为5.98%,“树荫”去声读音正确率为3.98%,考虑到还有大量的人名、地名中使用“荫”字,读作阴平,人们也不愿意改写为“阴”,因此,本次审音不再统读,增列异读音yīn,与全国范围内的语言实际相符合。

早在1985年版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骑”字被统读为“qí”。在“今日语言学”文章中,专家提及,“铁骑、骠骑、一骑红尘妃子笑”,读 jì 音“也较为常见”。“这些读音虽然都占有相当的比例,但是实际读音符合原审音表的读音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次审音均维持原有审音表的稳定,不做更改。”上述文章表示。

参与修订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孟蓬生曾于2016年10月在《光明日报》发文《新版审音表公布后:我们如何读古诗文》,称“骑”字用作名词或量词时古代读“jì”,跟作动词用的“骑(qí)”意义和用法都有所不同,所以“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字正好处于仄声字的位置上。“但今普通话口语中已经无此区别,因此旧版和新版《审音表》已经规定“骑”统读为qí。”孟蓬生称,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和教科书可以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分别注明:“旧读jì。”

专家建议:字词读音不要“一刀切”

对于字词读音更改引发的争议,王晖认为,影响语音变化的因素很多,约定俗成是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社会在发展,语言也在变化。以前是错的,那么到现在反而认为是对的,这种变化是挺正常。”

在他看来,部分字词的读音不一定“非此即彼”。“不同的读法不过是来源不同,我们可以倾向于选,比如“乡音无改鬓”,你追求古雅,我建议你读cuī,那么如果你认为现在的音不会有影响的负担,你也可以读shuāi——可以有自己的读法,但不能说,另一种读法就是错的。”王晖认为,对于语言读音“不要一刀切”。“我读了这么多年的cui,都很顺口,然后告诉我不能这么读了,是错的——这样一刀切,老百姓当然不同意了。”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今后正式发布的《审音表》应该不完全和《征求意见稿》一样,“也许网友担心的“读音改动”根本就不会出现在正式发布的《审音表》中,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

对此王晖表示认同。“语言观其实就和哲学一样,需要辩证看待,不必紧张。”王晖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应按教材确定的读音来教,同时也要明白,此前的读音并非“一定是错的”,只是向学生“推荐最新的读法”。“那种古雅的读法,在一定语境下,也可以使用,不要告诉学生这就是错的。而且建议试卷考题不要涉及这样的题,除非标准答案也两个。”

此外,王晖对此次审音表修订所涉字词的读音更改也有建议。比如“纪”字原有有jì、jǐ两个读音,此次修订统读jì,同时注明“纪姓旧读jǐ”。“审音表有其审核范畴,不是什么(读音)都管,像“纪”这样的字一般都不管,但这次管了,会惹一些麻烦。”王晖举例称,对于这样的变动,纪姓的网友或许会说,不仅以前姓“jǐ”,现在、今后也姓“jǐ”。

新闻推荐

甬舟铁路工可报告预计下半年批复 建国内最长海底隧道

浙江省交通厅网站发布消息:目前,《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勘察设计招标书》已在网上发布,甬舟铁路工可报告预计下半年批复。设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