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文化精神的源与流 读《中国文化的精神》■清 江

四川政协报 2019-02-18 17:14 大字

许倬云先生的“中国三部曲”包括《万古江河》《说中国》以及最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相比前两部,《中国文化的精神》风格更加平易,更面向大众。

该书正文总共十章,涉及中国文化里的生活美学、宇宙观、多元秩序、宗教信仰、人际网络、古典小说等内容。可想而知,这么多的主题,一部18.5万字的作品,不大可能深究,普及就是它的宗旨。这也是许倬云历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存在状态。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简而言之,脉络很清楚。经史子集、书卷浩繁,不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五经”之渊薮;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亦不脱“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之底色。经两汉东晋、隋唐两宋,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并且逐步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与民间的神鬼传说、民俗信仰合为一体,成为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观念相互交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许倬云说,“我希望在本书中从中国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与现实间的各个角度,呈现这个长久传承的文化的特色。”

许倬云强调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他认为,整体性就体现在天、人、群、己的和谐关系上。在早期著作《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里,许倬云就指出,天人交感一直是中国思想的特色,因为中国文化以精耕农业为主,中国人需从天地与自然讨生活,因而向来自视为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并对天地抱着尊敬的态度,敬畏自然界的风霜雨雪,视江湖树石等自然物为神明。《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就从“时空中的生活美学”谈起,许倬云援引《礼记》《诗经》等语句,发散阐析,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然与自身的关系内外全盘融合的看法。

许倬云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研究,历来贯穿一致,并且不断深化。他很擅长吸收他人著述里的营养。比如,他对中国人宇宙观、生命观的看法,有许多成分来自于冯友兰先生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他希望继承“贞元六书”所陈述的大方向,以及提示的新人类精神,重新抵达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书的另一个源流,是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领域用以陈述中国人际关系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即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同心圆网络,从自己开始,扩散为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确立了身处网络的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许倬云以自己家乡无锡作为例子,呈现了传统伦理丢失后的乡村的衰败。

理想与现实,构成了尖锐的矛盾。许倬云写作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谈论中国文化,谈论传统,不是为了复古,不是要钻故纸堆,而是在“复杂的历史变奏”里“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以获得“中国文化的新生”。引号里的这三个短语,就是本书解题、前言、后言的三个标题,这三部分的陈述,也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心意。

“文化”一词,原来就包含“文治与教化”的意思。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有产生、发展、变化、断裂、消亡、重建的过程,它也意味着对自然、对人本身的改造要求。面对当下各种现实状况,正如本书开头所列举的,每天打开报纸、手机或电脑,看见的不是灾难就是悲剧,就是各种纷争乃至争斗,对于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的中国来说,我们不能不反思,文化精神的断裂是怎样造成的,又该如何弥补、重建?因此,许倬云要从历史的角度,多方位地呈现中国文化的各种面貌。最后强调,中国文化的长期精神形态是“多元互动,从接触而融合”,这就是文化重生的关键。

《万古江河》讲述“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说中国》讲述“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中国文化的精神》在转折与开展、变与不变之中,继续有关中国的命题。

新闻推荐

云南沙溪:文化保护带动乡村振兴

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赵佳华领着前来住店的外国游客游览沙溪古镇寺登街的戏台、马店、古寺,讲述千百年来发生在这个茶马古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