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古诗词里的元宵节 □傅晓爱

蚌埠日报 2019-02-18 09:44 大字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这夜称元夕、元夜。上元之称出自道家,道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是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为中元,是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为下元,是水官解厄。三元之中上元是普天同庆,其盛况仅次于春节,而热闹欢乐则胜之。

上元节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朝已盛极一时,只不过唐朝人还没发明元宵。上元节的好处,一是不宵禁,二是放花灯。在今天看来似乎意义不大,但在古代可是一直实行宵禁政策的,晚上大家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还有金吾卫监督执行。再则就是过去也没有路灯,更不会有当下的霓虹闪烁,晚上只靠月亮照明。所以上元节前后解除宵禁时,从官府到商人再到平民百姓,家家户户点灯,男女老少涌上街头,因而上元节便成了古代中国的狂欢节。

唐朝放花灯放出了规模,放出了高度。在唐玄宗执政时期,皇城前面竖灯轮,高二十丈,上面挂五万盏灯,何等壮观!自然有关放花灯的诗也达到了相当高度。《大唐新语》载,“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是武则天后期的宰相,今天人们对他不熟悉,那要说到苏洵、苏轼、苏辙,大家都明白,他们呀,是他的后裔。他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上元夜的狂欢。第一句即诗的首联,所谓“火树银花合”,是指在灯光的照耀下,树如火树,灯如银花。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灯火连在一起,而且满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灯光也都连在一起,天地和四面八方都合在一起了。现在“火树银花”已经是成语了。星桥当时是洛阳城著名的天津三桥之一,桥北是宫城与皇城,南面是老百姓的生活区,平时这里戒备森严,而正月十五夜,这桥上的铁索打开了,皇帝、后宫佳丽、文武百官都走出来与民同乐。颔联则从宏观写到微观。风流倜傥的美少年骑马游街,地上的尘土卷起来了。如果没有灯,尘土是看不见的,但在节日的灯光下看到尘土一团团随着马儿在跑,抬头看天,一轮明月涌出,月光洒在身上。地上的浮尘随着人马走,天上的月亮随着人走,一明一暗,一个是细小的微尘,一个是又圆又大的月亮,对照十分鲜明。随后的颈联,所描写的游伎,是唐朝的文艺工作者,她们个个艳如桃李,边走边歌,载歌载舞,唱的是当时最流行的曲子《落梅花》。正月十五为什么吸引人?姑娘和小伙在这么欢快的时刻碰见了,所以正月十五又有中国情人节的说法。那这诗写到这儿,又如何收尾呢?“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上元夜太美啦,谁不希望停留在这美好的时刻呢!但时间是无情的,从尽情欢乐到些微的惆怅。如此微妙,如此动人,历代都认为这是描写元宵节最好的诗篇。

到了宋朝,上元更是盛况空前。宋乾德五年,太祖赵匡胤下诏,称天下无事,区宇大安,令开封府元宵放灯再增加十七、十八两晚,共放灯五日,无事饰太平。宋时除宫廷王公外,寻常百姓的灯品亦多达几十种,而且出现了灯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这便是灯谜的记载。灯谜的出现,为元宵节增加了许多乐趣。

描写宋时元夜盛况的词,当首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中的“花千树”就是化用苏味道的“火树银花”,“星如雨”形容星之多如雨洒天空,星即灯,凤箫出自《列仙传·萧史》,这里以凤箫为箫的美称,喻音乐。“玉壶”是精美的灯,“鱼龙”是指鱼形和龙形的灯。词的上片写出了闹元宵的热烈气氛。词的下片中“蛾儿雪柳黄金缕”,宋周密《淳熙岁时记》:“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黄金缕指柳条,这一句描写的是盛装的女子。宋时有许多大臣不愿意夫人外出观灯,恐人众杂乱,有不测之虞,但却无力阻止。这首词是写良宵佳节一次短暂的追求遇合,但却不是单纯的爱情诗。上片的繁华场面只是陪衬笔墨,是为了引出词的主旨:下片描述在暗香浮动、罗绮如云的热闹场合中,始终寻不到伊人,那种执着、那种急切,以及久觅不见的失望之情,最后浓缩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句。笔锋陡然一转,偶一回头,却在灯火冷落处惊喜地发现了“那人”的身影。那人独自站在远离尘嚣、隔绝繁华的灯火阑珊处,不随波逐流,自甘寂寞,孤芳高洁。她,就是词人苦苦寻觅的“意中人”。“那人”,其实是一种处世态度,一种人格品质的形象化体现,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辛弃疾本人的志向和人格。

到了明清时期,放烟火成了元宵节另一大风景线,规模宏大,花样繁多,工艺精巧。清代紫禁城的烟火,在汪懋麒《元夜禁中观放烟火》:“便殿前头竿百丈,彩绳高系青天上。银花火树齐开张,珠斗明星尽奔放。金鹅赤凤无不有,玉女仙人各奇状。云中宝塔何嵯峨,海上蜃楼起烟浪。更有奇花次第悬,千枝堕地生金莲。火山吞吐走日月,急如万弩离箭弦。爆竹声中作霹雳,又如铁马攻战相回旋。”可见清代烟火是争奇斗艳,气势非凡,更有十分的精妙。另外,在灯下玩龙灯、跑旱船、表演社火百戏,亦是元宵节的传统节目。

元宵,或称圆子,是上元节食品。用糯米磨成粉,做成圆形,包以馅(馅有肉类、果脯、蜜饯、糖等)煮熟而食,因是汤煮面食,又叫汤圆、汤团。汤团之名,近代流行,据说是袁世凯一心称帝,忌讳元宵(与“袁消”谐音),故下令统称汤圆、汤团。上元夜,通宵欢歌,汤圆为食,汤热软滑,方便随意,自得青睐。所以有“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上元必吃圆子,寓意团团圆圆,宋周必大有诗云:“时节三吴重,圆匀万里同”。可见正月十五吃元宵,在宋代已经很普遍了。后来发展为随时可以享用的点心。

新闻推荐

长江入河排污口将迎来“大体检”

“往长江里排污的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里排,到底谁在排,到底排什么,到底排多少?”2月15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说,入河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