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三宝》 家的幸福滋味
布仁巴雅尔(右)与妻子乌日娜(左)和侄女英格玛表演歌曲《吉祥三宝》
2006年春晚,一首由三位蒙古族歌手合唱的包含了蒙语和汉语的歌曲《吉祥三宝》以新颖的形式和清新童真的曲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广为传唱。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由蒙古族歌手布仁巴雅尔创作,并由妻子乌日娜和侄女英格玛一同演唱的。歌曲以女儿天真的提问与爸爸妈妈耐心回答的形式描写了一幅和谐美满的家庭场景。
蒙语词曲作者布仁巴雅尔从小热爱唱歌,为了得到更专业的声乐训练,他去了内蒙古艺术学校、呼伦贝尔艺校学习。1983年毕业后,他并没有从事歌唱行业而是去了当地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配音科做起了蒙语剧本翻译和配音员的工作,似乎是冥冥中上天的安排,蒙语翻译和配音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道路提供了扎实的写作基础。1990年,布仁巴雅尔的妻子乌日娜留在中央民族大学当了老师,不想两地分居的布仁巴雅尔离开了内蒙古大草原,选择来到北京与自己的妻子一起打拼,恰好得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要招蒙语播音员,布仁巴雅尔在这次面试中脱颖而出,留在了北京。1991年两人的爱情结晶——女儿诺尔曼出生了,夫妇俩十分开心,但是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由于周围缺少讲蒙语的语言环境,女儿的蒙语能力是缺失的。为此,布仁巴雅尔决定和妻子在家里都用蒙语交流,女儿渐渐能够说一些简单的蒙语,并对蒙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常常缠着布仁巴雅尔问个不停:“爸爸,星星是什么?太阳是什么?”妻子乌日娜见状建议布仁巴雅尔将父女俩的对话谱成曲,妻子的话给了布仁巴雅尔创作歌曲的灵感,仅仅一晚上时间,《吉祥三宝》便问世了。这个无心插柳的歌曲成为布仁巴雅尔为家庭生活创作的温馨录像,也是女儿学习蒙语、成长生活的生动写照。由于歌曲准备录制时布仁巴雅尔的女儿已经变声,而这首歌需要由童声来演绎,于是唱片公司找来了具有歌唱天赋的英格玛——也是夫妇俩的侄女来演唱,有着浓浓血脉亲情的他们配合默契,除了春晚的一炮而红,还屡屡登上各大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吉祥三宝”组合。
《吉祥三宝》虽然短小,但是里面的内容和结构却经过精心布局,歌曲整体可以分为引子、主歌、副歌三部分。其中,引子部分采用了一段说唱似的念白,为了增加歌词的韵律感,将蒙语的音调主要定在了宫音上,令引子充满了草原风“rap”的时髦感。主歌部分为四个乐句的分节歌,为了模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问答,这部分的乐句有了明确的分工:第一乐句为女儿提问爸爸回答;第二乐句为女儿提问爸爸妈妈回答;第三乐句为父母提问女儿回答,这样的分工让爸爸妈妈和女儿的角色生动活泼,童声、男声、女声之间的快速转换更丰富了歌曲的音色层次。
主歌部分旋律简单精炼,音域不超过一个八度。在旋律的写作过程中,布仁巴雅尔发现“爸爸”(蒙语)和“妈妈”(蒙语)的音调刚好与“3—5”这个小三度音程相符,便顺水推舟,在之后的旋律创作中也常常使用这样的手法,根据歌词本身的平仄和音调走向来创作,令歌曲演唱起来朗朗上口,舒畅自然。在最后一句,布仁巴雅尔设计了一句三声部和声,让歌曲中的“吉祥三宝”——爸爸妈妈孩子的声音合而为一,奏响了和美之家的和谐歌声。
副歌部分一共三个乐句,是布仁巴雅尔在录音棚即兴演唱的蒙古长调,作为一个“迷你版”副歌,它唱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和缥缈,让人感受到了别样的民族风情,成为歌曲中的点睛之笔。
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歌曲《吉祥三宝》十分合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将蒙古长调与蒙语说唱相结合。这样的一首老少皆宜的蒙古风童谣,流露出的真情和真意,带给我们长久的感动。
新闻推荐
2月16日,山西省大同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民间艺人在表演舞龙。元宵佳节临近,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活动,热热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