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沉迷“打卡”也是一种病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2-15 06:42 大字

这个春节,重庆的一家书店火了,为了进入其中,不少人不惜排着蜿蜒曲折的长队,久久地等待。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为了读书而如此耐心。

因为“楼梯蜿蜒曲折,层次分明,特别像山城的魔幻地形”,置身其中拍照特别好看,所以,重庆这个书店成了传说中的网红“打卡”地。

自从社交软件深入生活之后,“打卡”一词从过去代表着上班签到的刻板形象一下变得紧跟潮流起来。尤其是对于网络上一些热门的场所、食品等,“我去、我拍、我晒”成了一种时尚、一种炫耀乃至一种追求。

甚至,有人专门制作相关“打卡”攻略,怎么拍照、站在哪个位置、用什么角度都有详细介绍。一些地方在对外宣传时也会给自身标注一些“打卡”地,以期能够搭上网红的快车,带来更多的客流。

如此看来,“打卡”有着拉动旅游经济、丰富人生经历、增加社交话题等功效,然而,另外一种“打卡”就不那么让人舒服了——“不去心难受,去了雄赳赳。只为拍照片,照完人就走”。如此打卡,不仅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品评与感受,而且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浙江的一片“粉黛”成为“打卡”地后,被践踏得体无完肤;上海的“武康大楼”网上走红后,不少人不顾交通安全,站在车流里与其合影……上述重庆书店自从成了“打卡”地,被只为拍照的人闹腾得没有安静之隅,想看书的人反而可能被烦出来或者挤不进去。

这多少反映出网络时代特有的“病态”——人不再是自己发明、生产的社交软件的主人,反而成了它的“奴仆”,社交软件驱动着人的“打卡”欲望,进而诱导他们的行为。

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控制,如此异化导致事物的本质被抛弃,剩下的只有表面的“颜值”;文化的沉淀被忽略,重要的只有巨大的流量。

消费者如此热衷和买账,生产者怎能不嗅觉灵敏。制造噱头、复制粘贴、编造热点,只为带来一轮又一轮地“打卡”。如此循环往复的互动,只怕“病症”将更加严重。

“打卡”过后、闹腾之后,能留下什么、该留下什么,值得深思。

新闻推荐

专场送温暖发展掌上工会 广州工会多渠道引导“三新”领域职工入会

本报讯(记者叶小钟特约通讯员罗瑞雄)近日,广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来到广州邮政投递局天河黄埔分局珠江新城投递部女子投递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