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治疗“陪写作业综合症”□黄绍碧

右江日报 2019-02-13 08:48 大字

不知从何时起,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成为一种“时尚”。本来,通过适当的作业,让家长与孩子互动,这是好事。

然而,陪写演变为教孩子写作业,陪写的时间到深夜,天天如此。陪写就已经演化成为一种疾病:知识水平不高的家长教不了孩子,产生自卑、恐惧和压抑。高学历家长也未必有方法教孩子,孩子接受不了家长就会生气、怨恨和打骂。长年累月的陪写,不仅占用了孩子的娱乐时间、家长的休闲时光,而且造成家长思想负担过重,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

如今的“陪写作业综合症”,已经病入膏肓。《中国教育报》发布“2018中国家庭教育年度十大热点”,其中有一条是“陪写作业综合症刷屏朋友圈”,家长为孩子的作业着急导致“心梗”“脑栓塞”“骨折”,还有咬伤儿子的、调侃要嫁闺女求“亲家”辅导作业等。

治疗“陪写作业综合症”,国家已在制度上开“良方妙药”。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共30条,明确了政府及各方面的责任,提出了具体的减负措施,为各地治疗“陪写作业综合症”提供了政策依据,开出了一副良方妙药。

治疗“陪写作业综合症”,先让教师“切除病根”。解铃还须系铃人,陪写的直接根源,是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有的教师还需要家长在作业本子上签字。老师们认为,多写多练就能提高学习成绩,特别是那些课堂上学不会的知识,让家长去教自己孩子。其实,这一观念是错误的。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责任,不能推脱给家长。家长在教育孩子中,主要是为人处事方面的思想品格教育。在知识学习上,以鼓励孩子勤学好问,点拨方法为主。具体的教学工作,由教师来做,因为教师才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方法。指导写作业和批改作业一样,是教师的分内事,需要在课堂内、在学校内进行,不要让家长参与。因此,写作业应该在学校内完成,教师尽量不布置或少布置课外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

治疗“陪写作业综合症”,还需要家长“处理病灶”。面对孩子的作业,家长一定要淡定。要知道作业不过是检查孩子是否掌握某个知识点,孩子会写或不会写,检查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不要纠结“为什么不会写”,要鼓励孩子以后注意听课。自己不要生气,也不要打骂孩子。同时,家长要善于指导孩子处理作业。让孩子先易后难,把会写的认真写好,不会写的作业先开动脑筋,然后再求教。对于作业太多,每类只选做一题,每天规定一定时间,到点立即停下不写。对于作业太难,可以留空待回学校请教老师。

治疗“陪写作业综合症”,更需要学生“缝合伤口”。学生是纽带,一头连着教师,另一头系着家长。由于作业问题,导致教师烦恼、讨厌,家长焦虑、怒火。学生要缝合与教师关系的“伤口”,就要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不会的要主动多问,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学生还要缝合与家长关系的“伤口”,正确对待家长的教导,体谅家长的训斥,不要记仇,也不要对抗。抛开作业,多与家长交流,多开展亲子活动,不断增进感情。

总之,治疗“陪写作业综合症”,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一起行动,采用“大动手术”方式,标本兼治,切实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

新闻推荐

苏滁现代产业园“四单”服务机制创优营商环境

本报讯近年来,苏滁现代产业园充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亲商理念,通过建立“四单”服务机制,积极帮助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