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贵州晴隆 二十四道拐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

西昌都市报 2019-02-13 08:31 大字

二十四道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据网络

贵州晴隆

二十四道拐

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

■二十四道拐

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全称贵州晴隆史迪威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由二十四道拐公路、观景台、安南古城、美军加油站、马帮山寨、史迪威小镇等组成。其中二十四道拐公路是景区核心部分,雄奇险峻,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标志路段,全长4公里,宽6米,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倾角60度。抗战期间,成为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是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象征,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

2006年,二十四道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州十八景”之一;2015年9月1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名列其中,是贵州省唯一被列入的一处;2017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评估,确定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二十四道拐,一部热播抗战剧的名字,一段有着二十四道弯的公路,一个有着“抗战生命线”之称的地名,位于贵州省黔西南晴隆县城城南郊1公里处,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贵阳以西黔滇公路最为险要的咽喉要道。

蜿蜒曲折,笃定前行。二十四道拐,曾经功勋卓著的抗战生命线,如今的世界十大最美公路之一,在时光沉淀中,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越来越让世界瞩目。

经贵州省晴隆县人民政府同意,晴隆县交通运输局、晴隆县文体广旅局发布《关于封闭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通告》,决定自2018年8月10日起,对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实行封闭保护,禁止社会机动车辆通行。

《通告》说得很明确,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国务院批准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好文物本体安全,更好地呈现晴隆二十四道拐这张名片。然而,要了解“二十四道拐”,必须要先了解它的历史,但对“二十四道拐”来说,它所承载的却不仅仅是历史,还有继往开来的未来。

60度陡坡上的“抗战生命线”

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近代二十四道拐的建设始于1927年,时任贵州公路局局长的晴隆人马怀冲实施贵州公路大纲,大纲中4条重要公路线之一的贵西线就经过二十四道拐。于是,马怀冲派人对二十四道拐进行了最初踏勘。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率队对二十四道拐的地形再次进行勘测设计。同年,西南公路局动工建设,1936年完工,至此,二十四道拐成为滇黔公路的必经之路。

1944年,因为当时的沙石路难以负荷每月15000吨的运输压力,美军进入黔西南后,对二十四道拐进行了技术整修。美军提出建设滇黔公路备忘录,其中,把工程量巨大的二十四道拐作为了重中之重。之后,美军与贵州人民共同修建了二十四道拐上的挡土墙与涵洞,并对二十四道拐其中的两个拐做了改动,形成了如今二十四道拐的样子,成为了抗日战争中大后方的生命线。

为支援抗战,修筑二十四道拐时,晴隆县城所有能够出动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出动,能拉能驮的牲口也全部上阵。当年人口不足5万的晴隆县城,被征调上前线的人数达3800余人,每六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个投身抗战保家卫国。此外,晴隆还为多支在此休整的抗战军队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道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道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下转18版)

新闻推荐

春节,让世界感知中华文化□张凡

在澳大利亚,当地知名巧克力制造商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特地推出了小猪造型的巧克力;在阿根廷,“欢乐春节”庙会已经成为当地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