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海涛 上级不“看戏” 下级不“演戏”
猪年央视春晚小品《演戏给你看》给全国观众带来“一出好戏”。小品通过贫困村村主任让村民“演戏”糊弄上级却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故事,讽刺了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针砭时弊,引人深思。
必须承认,小品中村主任的所作所为有现实的影子。少数干部热衷“演戏”,说到底就是为了掩盖问题,损公肥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期通报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中,套取侵占粮食补贴款、套取贪污项目资金、套取国家助学金、学生培训资金等等,都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尤其在扶贫领域,有的干部将原本应发给困难群众的扶贫资金、危房改造款项等政府补贴,利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侵占私分等手段中饱私囊、优亲厚友,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31万个,处理18.01万人,说明现实中像小品中“村主任”这样的党员干部虽不乏其人,但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基层工作尤其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屡禁不止。有的干部平时工作不深入,一门心思放在如何应付上级检查、怎样做“政绩”上,领导来基层调研时安排个“经典线路”,往政绩材料里注水,“虚”字当头、“空”字挂帅,场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洞洞。这就好比一场戏,演戏的是基层干部,看戏的是上级领导。现实中如此“演戏”像小品中被现场戳穿的虽不多,总瞒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就在上个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公布对26个巡视对象的反馈情况,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多地被点名。“演技再好终归是戏”。事实证明,搞花架子、下表面功夫、做官样文章等“好戏”只能蒙蔽一时,不能蒙蔽长久。与其热衷“演戏”、“入戏”太深,最后损人害己、耽误发展,不如踏实做事、认真履职。
不客气地说,正是由于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看戏”,才给了基层干部“演戏”的空间。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基层干部一边抱怨“演戏”太累,一边身不由己地“演戏”,这说明形式主义表现多样、成因复杂,不能简单地“甩锅”,还得区别对待、精准整治。小品中,检查人员不打招呼、直接深入村中,从村民口中了解实际情况,拆穿村主任精心布置的花招,这是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生动体现。让下级不“演戏”,上级不“看戏”很重要。日常工作中,上组部门应多一些求真务实的作风,多一些俯下身去倾听基层群众心声的调研,少一些形式主义、走马观花式的“调研”,让调研真正“接地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铎思)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自2018年11月实行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