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年货记忆,折射时代变迁

济南日报 2019-02-05 11:31 大字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

1958年春节来临之际,河北省安平县河槽村刘洛瑞的家里已打扫干净,正在张贴春联。

1960年春节,辽宁省沈阳市郊五三人民公社社员刘乃庚一家在写春联、贴年画,喜迎春节。

1966年春节前夕,上海市民在商店里选购塑料花。塑料花作为年货曾在中国流行了20多年。

1990年春节前后,在陕西西安“飞机城”阎良,每天都可见一些胸挂红花的新郎用自行车驮着新娘从大街小巷经过。那个年代,用自行车接新娘曾经一度成为流行的结婚方式。

在物资匮乏年代,几乎所有商品都是严格凭票、定量供应。

春节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是上世纪80年代一景。

上世纪90年代末,过年时买上一个柯达的彩色胶卷,相当于置办必须的年货。

大白兔奶糖给“70后”“80后”的儿时春节留下甜甜的回忆。

如果说过年是一种仪式,那么年货则是这个仪式的载体,它最先唤醒人们对年味的感知。

每一份年货背后都是一份喜悦、一份祝福、一份年味、一份家味。互赠之间把情感传递,叙述这一年的欢喜。

每个年代都有不一样的回忆,今天我们就和你一起,重温那些年渐渐在我们记忆中淡去的年货。

上世纪50—70年代

凭票买年货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所有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在不少“60后”“70后”的记忆中,应该还有那些凭票供应的年货记忆。

每逢过年,家里大人们都会找出一年攒下来的粮票、油票、面票、布票……一张张捋好,揣着去店门口通宵排队买年货,这也算是一年中普通家庭的最大开销了。

那时候的人们对“年”的诉求也简单得多,孩子们盼着过年,只因过年能吃肉、穿新衣。

上世纪80年代争相“抢购”爆款大家电

渐渐地,人们对年货的追求不仅仅只是吃,对穿和用也有了更多要求。大人们过年流行买皮装,孩子们则希望得到一双“双星牌”球鞋。

除夕时,十几口子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吃年夜饭,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特别热闹。过年的时候有鸡鸭鱼肉吃了,而且家里的每个成员都会置办新衣服,小孩子还有压岁钱……那时候过年的礼物还是很传统,也就是糖、饼干、水果之类。

198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看春晚也成为全家人最期待的时刻。那会儿,节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是一景,《难忘今宵》也通过电视家喻户晓。再后来,彩电、冰箱、洗衣机以及添置新家具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这些成为当时重点置办的年货种类。

与此同时,作为礼品,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到上世纪80年代问津者日少。

上世纪90年代逐渐流行起的“文化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活每天都在翻天覆地更新,凭票已成往事,过年新衣成了标配,孩子们最爱的年货就是糖果和压岁钱。

相机配彩色胶卷、大白兔奶糖取代水果糖、VCD和大哥大更是年轻人最钟爱的年货之一。

与此同时,年货的文化味也渐浓,送明信片、贺年卡和挂历渐渐流行起来。贴春联、放烟花,一个倒贴在家门口上的大“福”字,都成为年货新宠。

上世纪90年代,各种商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逛商场、到菜场买年货成为人们的首选。一些开架式超市悄然出现,买肉也“喜瘦厌肥”了。除了传统的瓜子、糖果、花生之外,还会给小孩子买泡泡糖、膨化食品等零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物品种类多了,人们想吃啥都能买到。

00年代商品更加丰富

进入2000年后,更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人们把钱花在了更多、更加丰富的商品上。

在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左右,农村居民也下降到50%。

这个恩格尔系数就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来说,越穷,为了维持基本生存,那么食品支出也就更多。

而在2000年时,对北上广和西安、成都、武汉等6个城市1200多名居民调查显示,有20%家庭在春节将有旅游方面消费。32%的家庭计划购买电脑。

10年代轻松下单送货上门

在电商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年货采买似乎更多是为了一种“仪式感”。不必再大包小包拎着沉重的年货礼物踏上回乡路,只要掏出手机就可以轻松下单,送货上门,用更便捷的方式对亲人表达心意。

以往要专门赶年货集市购买的水产、肉类如今都能大批量在网上订购,阿里天猫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开始5分钟,生鲜水产的订单已超过去年同期全天,消费者数量是去年的5倍,购买高品质肉类商品单天成交同比增长908%,而且3-6线城市爆发力更强。美容护肤、彩妆/香水销售额同比增速超70%,市场潜力大。零食中,坚果依旧是国民最爱,销售额达20.6亿元;更有意思的是,过年想吃冰淇淋,也不是什么难事,今年天猫“年货节”一天的冰淇淋成交量同比增长2196%。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海外同过中国年 有声有色庆新春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农历新年之际,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在海外展开,各地民众和华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