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李文硕:从这些书中发现纽约的秘密

李文硕(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2019-01-29 10:02 大字

作为大学老师,读书不见得完全是享受,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工作。很多书不需督促就能一气读完,兴奋之余在课堂上也会点评一二;有些书却要花些时间咀嚼或是硬啃,甚至要鼓起勇气乃至不断地鼓起勇气。以下列出的几本书是笔者今年阅读的收获,虽然是水准不低的学术著作,但大都故事性强,读来有滋有味。

Matthew Desmond, 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New York: Penguin, 2017.

这是一本刚一出版就引起各界关注的作品,而且是笔者所研究的美国城市史领域的新作,因此很快就买来一读。本书是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马修·戴斯蒙德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专著,斩获2017年度普利策非虚构类图书奖。驱逐(Eviction)即房东将贫困租客赶走这一现象在美国各地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无家可归者遍布全美各大城市。尽管关于城市贫困家庭、隔都区和无家可归的研究早已是美国社会学和社会史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本书却以田野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结构和个人等不同层面及其相互交织中构建了一幅美国城市的当代图景。

作者选择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作为研究案例,这是中西部典型的传统工业城市,也是种族隔离最为严峻的城市,如今深受去工业化困扰,人口已不足60万,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为密城经济带来重创。他调查了两个衰败社区,对八个家庭进行了全景式的跟踪走访,其中既有贫困的非洲裔单亲母亲,也有独居的白人失业者,以社会学视角观察了驱逐的多重面相和复杂机制。戴斯蒙德发现,贫困家庭置身于族裔、阶级和性别构建的罗网中难以脱身,教会、政府、慈善组织、司法援助机构以及租赁和贷款市场等制度化的力量非但没有帮助前者摆脱困境,本身也成为这张罗网的组成部分。在一个个令人心碎的故事背后,我们不难想象在冠冕堂皇的正义和公平之下,隐藏着官场上怎样的烛影斧声,有遮蔽了人性中哪些幽暗的角落。如果说六十年前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的经典《桑切斯的孩子们》(The Children of Sanchez)提出了“贫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的概念即贫困不仅是一种现实状况而且是一种可以世代传承和横向复制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三十年前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William Julius Wilson)的名著《真正的穷人》(The Truly Disadvantaged)尝试从政策史的角度解释城市贫困区的存在而主张以综合性的公共政策议程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那么,戴斯蒙德则通过将上述结构性要素与美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种族歧视和战后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相融合,揭示了作为社会关系和结构化的驱逐和贫困,其实与你我息息相关。

Gergely Baics, Feeding Gotham: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Geography of Food in New York, 1790-186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当各国家馆拿出自己的特色美食招待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时,美国馆准备的却是汉堡。作为地域辽阔、人口复杂、文化多元的大国,却似乎只有汉堡才能代表美国。巴尔克斯的《食在纽约》是一部探讨19世纪前期纽约食物市场的史学专著,但作者的关注焦点不在舌尖上的美食,而在作为供给侧的市场;准确地说,在纽约人口爆炸性增长的七十年间,食物供应如何满足这座大都会中的就食之口和饕餮之欲。19世纪初的纽约市民将食物供应视作公共利益而支持政府管控食物市场,但不过数十年间,却再度呼吁政府放弃管制;作者以政府管制食物市场向自由供应食物市场的过渡作为全书线索试图解释其中的变化,在分析中尽管认可市场革命、自由市场理念的兴起等学术观点,但却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通过将视角下移发现了故事的另外一面——消费者更喜欢在自由市场中购物、两种市场中商人的态度截然不同、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政府管制的食物市场、霍乱爆发以及纽约市政府将精力转向清洁用水等因素。此外,市场转型引发的不平等也是作者研究的对象。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纽约市政府逐渐放松了对食物市场的管制,自由市场的兴起再加上城市的结构性矛盾——人口增长与地区农业供应能力之间的矛盾、网格状规划与城市向北扩张之间的矛盾——共同造成了城市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食物在质量、数量、种类和价格方面的巨大差异,由此产生了获取食物的社会不平等。在关于城市不平等的研究中,住房、环境、健康和清洁水早已引起学界关注,本书则从食物的角度丰富了对于不平等的理解;同时,通过综合运用地图、档案和人口普查数据等资料以及颇具文学性甚至想象力溢出的写作技巧,作者为今天的游客绘出了一幅两百年前的“美食”地图。

John Hull Mollenkopf, A Phoenix in the Ash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Koch Coalition in New York City Poli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纽约从不缺乏观光客,纽约政治也从不缺乏关注者。从坦慕尼厅到新政改革,从德威特·克林顿到罗伯特·摩西,纽约政治的风云激荡和熠熠星光令观者侧目。莫伦科夫这部旧作关注的却是一段丑闻和被丑闻遮盖的往事。本书探讨了爱德华·科赫(Edward Koch)担任市长期间即1977-1989年间的纽约政治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科赫时代都是纽约史上颇具特色的12年。恐怕没有人想到,当年那个常常抱着吉他在华盛顿广场独自弹唱的年轻人、那个抗议纽约权力掮客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的广场重建计划的年轻人,竟会主宰纽约12年,并且几乎走上了他曾反对的摩西的老路。

简而言之,科赫时代是后财政危机时代,也是纽约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1975年财政危机使纽约元气大伤,城市财务一度被州政府接管;科赫时代是保守主义时代,作为有着悠久的自由主义传统的纽约,科赫时代却带有明显的保守气息,与同时代的芝加哥、洛杉矶等大城市相比,其政治氛围、政策措施无不带有浓厚的保守主义倾向;科赫以传奇市长菲奥罗拉·拉瓜迪亚为榜样,上任当天就将拉瓜迪亚的办公桌放在自己的办公室,但拉瓜迪亚虽然身为共和党人却是罗斯福和新政的铁杆支持者,而科赫虽然是民主党人却与里根经济学更加契合;科赫的政治阵营并不是以往纽约市长如瓦格纳、林赛所依靠的城市改革派和少数族裔,而是白人中产阶级、财商精英、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中产阶级,也包括政治态度偏向保守的犹太人和白人天主教徒;与前任——温和克制的林赛(John Lindsay)、低调平庸的比姆(Abraham Beame)和继任者——学者派头的丁金斯(David Dinkins)相比,科赫大胆而高调,还曾与当时正崛起为地产大亨的唐纳德·特朗普龃龉不断,以致公开相互批评。

如此特殊的爱德华·科赫却执政12年之久,背后的原因不能不引人深思。本书正是从政治角度尝试理解科赫时代的独特性,核心问题在于下面四个:纽约市有悠久的自由主义传统,福利政策、社会改革等自由主义措施以及政府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干预长期走在美国前列,为何会在70年代后期转向保守?类似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后工业经济、少数族裔增加、女性进入工作场所等)同样在其他城市出现,为何大多数城市偏向自由主义、而纽约却背道而驰?战后经济活动离开城市前往郊区、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后更是如此,为何纽约在科赫时代却吸引了商业活动落户市中心?科赫政府的保守主义阵营为何会在80年代末以腐败丑闻的方式解体?作者以支配性政治联盟(Political Dominant Coalition)为工具,结合后工业转型给城市经济和人口结构带来的变化,探讨了科赫政治联盟的生成及其运行机制和影响;更重要的是,他隐约地告诉读者,虽然经历了改革与变迁,政治机器的阴影似乎正在城市美国中慢慢浮现。

Sudhir Venkatesh, Floating City: A Rogue Sociologist Lost and Found in New York's Underground Economy, New York: Penguin, 2013.

同样是一部关于纽约的作品,社会学家素德·文卡特斯则带我们游走纽约的地下世界。当这座全球城市的耀眼繁华落幕,一个光怪陆离而又隐秘不彰的世界在纽约的路灯背后隐隐显现——这里没有社会名流的纸醉金迷,有的只是底层居民勉励谋生的无奈;这里虽然也有种族、阶级和地缘的差异,但种种区隔身份与地位的要素却更多地杂糅在一起,编织成细密的网络,任你是华尔街的金融精英,还是来自南亚的杂货店主,都难以逃出这张网,或松或紧地被牵连其中。

中国读者对于文卡特斯应该并不陌生,他的《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于2015年被译为中文出版后广受好评。该书是文卡特斯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期间调查公共住房社区罗伯特·泰勒之家(Robert Taylor Homes)的成果;随着他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文卡特斯也开始关注纽约。如同在芝加哥时的调查,文卡特斯与纽约的毒贩、非法移民和性工作者亲身接触,在他们的带领下深入纽约地下世界,在这里,他让我们看到了贫富、族裔与阶级的暧昧与混沌,看到了纠缠于卖淫网络中的富人子女和加勒比移民,也看到了凭借毒品而游刃于上流社会的黑人毒贩,以及性工作者和买春客之间真诚的相互关怀。与《城中城》一样,文卡特斯再一次用在地化的研究方法展现了底层社会的图景和地下经济的善恶交织。如果说,从菲利普·霍恩、理查德·丹纳到曼纽尔·卡斯特都曾将纽约视作上流与底层并存的“双城”(Two Cities);那么文卡特斯则告诉我们,复数的纽约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如织网的联系,阁楼与地窖其实是同一个进程的不同侧面。同为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的萨斯基亚·萨森(Saskia Sassen)用“排斥”(Expulsions)来概括当代全球城市的社会分裂和非正义性,文卡特斯则以亲身经历、用图像化的描述和极具穿透力的同理心展示了这种排斥对伦理的巨大挑战。

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亲自走一走。那些伟大城市的伟大不仅存在于伟大的功业之中,也外溢到城市的空间之上;那些繁华城市的繁华不仅体现在喧嚣的车水马龙之中,也映射在日常的一粥一饭之间。纽约毕竟遥远,所幸越来越多的作品尝试从小处着手,让我们仿佛近距离地看到那个异域世界。曾任职于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凯特·阿歇尔的《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和前纽约交通局局长珍妮特·桑迪汗的《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都在2018年出版,前者介绍了水管、公交等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转,后者介绍了为鼓励纽约人骑车出行采取的种种规划措施,为读者认识纽约打开了全新视角。虽然上面草草列出的几本书并不枯燥,但很多书即使再三下决心也要硬啃下去,甚至反复多读几遍才能品味个中三昧。

新闻推荐

写春联 迎新春

1月27日,市民在活动现场观看书法家写“福”字。当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书写金陵春、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