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非遗”入校传承重在常态化

安徽日报 2019-01-29 07:02 大字

近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北京市学校教育体系,该市91所大学、1630所中小学将开展“非遗”教育。这一立法举措受到关注与点赞。

目前,我国不少“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考验:发掘整理力度不大、社会知晓度不高、资金政策扶持不足。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一些青少年对“非遗”不了解、不热爱、不感兴趣,传统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甚至不少“非遗”世家后代也不愿跟着祖辈学习。一些技艺传承人逐渐老去,后继乏人成为突出问题,有的“非遗”失传绝非杞人忧天。

大力保护和传承“非遗”,把“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让“非遗”走进校园,精准对接广大青少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以“非遗”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为其保护和传承厚植坚实的群众基础;承载着厚重历史、人文底蕴的“非遗”项目和技艺,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孩子们了解“非遗”、爱上传统文化,又将带动家长的志趣,起到“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以立法确保“非遗”全面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更为探索深化“非遗”传承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政策导向和方法指导。

但从以往经验看,一些地方的“非遗进校园”仍存在着流于形式、疲于应付、浮于表面等问题,举办非遗展览、邀请传承人表演、组织学生体验,几乎成为这类活动的固定套路,“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仍然是“两张皮”,结合度不高,没有常态化,成效不显著,未能解决非遗传承氛围营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非遗”纳入学校教育重在落实,落实重在常态化。要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间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贯通培养,为“非遗”融入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提供便利。推进与“非遗”相关的产学研融合和校企合作,引导和支持以多种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创新、细化“非遗”传承手段的“转型升级”。鼓励支持升学中择优录取擅长特定代表性项目的考生,拓宽有志于“非遗”传承学子的继续深造渠道。

北京立法把“非遗”纳入学校教育值得借鉴。各地相关部门和学校也应积极行动起来,采用多种灵活方式细化“非遗”教育教学。例如,通过3D视频、动漫短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翔实地展示“非遗”项目,激发兴趣;开展学生习作展示、评选、竞赛等活动,让大家亲手体验、制作“非遗”作品,参与技艺演出,形成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建立“非遗”项目兴趣小组,组织相关主题研学游,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认知能力。各方合力推动“非遗”普及,在全社会营造学习、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生机和活力。

新闻推荐

光明日报刊文:封杀保健品不是目的 如何有效管理才是王道

光明日报1月29日消息,近段时间,随着权健、无限极等一个个保健品神话的破灭,国内的保健品市场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