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与农村想象 英国“脱欧”有多难
【国内】《啥是佩奇》中遭到诟病的农村想象
在猪年即将到来之际,一则《啥是佩奇》的电影宣传片在上周末占领了各大社交网络,主流媒体和各类营销号都唯恐错过了这波热点,共同成就了一场传播盛宴。作为一则商业广告,它在营销上成功地在年关把握了城市消费者的泪点与笑点。不过,围绕着这短短几分钟的短片所展现的城乡想象,反思与批判的声音接踵而来。
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截图
首先,短片中农民爷爷为生活在城里的孙子寻找佩奇、制作佩奇的叙事,是建立在城乡鸿沟的基础之上的。然而,片中对鸿沟的表现,在现实意义上成立吗?在《新京报》的评论公众号“沸腾”刊出的《一场城市精英主义对乡村的虚假想象》一文中,作者张丰指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这个鸿沟明显在片中被过分夸大了,尤其在附近市镇都在呼吁农民进城买房的背景下,农村广播中“智能手机培训”,“去过城市的保姆代表着见多识广”等设置,都显得荒诞。在真实的情况中,乡村不是与世隔绝的,事实上存在一种“单向的流通”,城里淘汰的东西,会进入乡村;城里出现的隐疾,在乡村会被放大。所以,乡村的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和城市对立的“另一个世界”,而在于它可能常常处在城乡关系中沉默的、丧失话语权的一方。
而短片里中产视角下的乡村想象、农村人“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笑点铺陈,更成为了批评者的众矢之的。以往在年关走红的“乡愁”文章,无不建立在城乡鸿沟的痛点之上,而《啥时佩奇》这个文本则把这些结构性的不平等处理成其中幽默的元素。公众号“两颗土逗”刊出的《<啥是佩奇>为什么令人不适?》中更为尖刻地指出,这个短片的结构的反转,建立在前面部分对农村的俯视、贬低和浪漫陌生化上,以一种居高临下视角、一种想象的质朴,勾引廉价的观看和同情。这种方式对沟通解决实际的问题、理解表达的对象并没有帮助,而是把对方的苦难和困境场景化了,变成一种兜售。张丰在刊发在“腾讯大家”的另一篇文章中指出,让“无知的老农民”去寻找英国动画片中的佩奇,本身就意味着某种对乡村的“暴力凝视”,寻找的过程必然是荒唐的、令人发笑的,这种“寻找”,其实就是城市中产价值对乡村宣誓某种“主权”。它深层的价值观是以一种城里人的眼光对农村进行了一场巡视,最后把老人也“挟持”到城里过年——宣告了农村经验的彻底无价值。
这个短片之所以如此打动城市中产,在李飞看来,是它对问题的转化与遮蔽。李飞发在《澎湃新闻·思想市场》的《佩奇的诱惑:被消费社会全面攻陷的情感世界》一文中指出,在城市之中成长的孙子向住在农村的爷爷要“佩奇”的时候,这也意味着“城市的”问题正在转变成为“农村的”问题。对于城市而言,这个问题可能只是一个要求,然而对农村而言,由于亲情的羁绊,则成为了生活的中心。而沉重的城乡差距在一个个寻找佩奇的幽默中被消解,被一个小猪佩奇的道具与家的温馨所遮蔽,避免了消费者在直面残酷而不公的社会现实所带来的刺痛。
在这样的消费主义逻辑中,乡愁也被可消费之“物”固定了下来。李飞进一步指出,尽管这个“硬核佩奇”只是农村“差不多”知识体系的产物,但是其凝结着爷爷对孙子、对亲情、对团聚的爱,而对于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去工业化的所谓一线城市而言,这种充满爱意的农村中手工制品恰恰具有某种稀缺性。于是它成为都市中产乡愁的一部分,因为对于生活在城市中被现代性挤压的它们来说,农村作为一个相对未被规训的空间,是可以生产出“硬核佩奇”这种创造性物品的。当那个“硬核佩奇”闪亮登场之际,它也同样承载着阿里集团(本片为阿里影业赞助)对于在所谓工匠精神激励下匠人们生产的衍生产品的宣传意图。而在此前,阿里集团为了进一步拓展商业版图,在全国到处寻找匠人,宣传他们事迹,并积极进行商业上的对接。于是,《啥是佩奇》讲述的是一个反消费主义的消费神话。
【国内】裹挟于情绪中的《祭侄文稿》真迹
上周(1月16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筹备多年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开幕,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这次也被借去日本参加此展。据台湾地区《联合报》报道,《祭侄文稿》经“文资法”核定为“国宝”,等级比核定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还高。考虑到书画的脆弱性,台北故宫博物院1984年起陆续精选出70件名作列为限展品,规定每次仅能展出42天,展后须休息三年以上,其中就包括《祭侄文稿》。然而,在《祭侄文稿》赴日展出之际,围绕着其借往日本的道德正当性、千年前文物纸张脆弱引发的文保程序等问题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巨大争议。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是为追祭他的侄子颜季明而作。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然而因位列第一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已经失传(据传成为了唐太宗的陪葬品),所以在专家眼中,《祭侄文稿》也就是现存的“天下第一行书”了。
1月14日,《环球时报》官微报道《台北故宫外借<祭侄文稿>日本展出,无特别保护》。报道引用台湾某电视节目女主持人黄智贤的话:“把故宫国宝,用这种方式(送去日本),其实是折煞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民进党用这个去谄媚日本人,真是让人家看透了。尤其这两年,日本对我们之恶劣。日本对我们再好,我们都不可以把颜真卿拿出去卖!你凭什么让它出去,你凭什么,你凭什么!如果在日本展出,我宁可这个国宝回到北京去!”这条微博一时间激起了大陆网友的怒火,点燃了人们的爱国情绪。
与此同时,也有人指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筹办的此展规格非常高,界面文化记者林子人在采访相关专家后指出,此展策展过程非常精细,无论是展品的包装、运输还是保护条件都非常好,东京国立博物馆在官方网站上特别标注了特展禁止拍照的信息,并不存在所谓的无特别保护”。
比起对这件文物本身的保护问题,触动到网友敏感神经的,更多是这件文物中国公众都很难得以几乎目睹,却大方出借日本,这是不是所谓“台湾在谄媚日本”。《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刊出的《台北藏颜真卿<祭侄文稿>借展日本合适吗?》一文指出,作为拥有众多“无上至宝”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其所藏国宝无论是在馆内展出还是借展,都会引起广泛关注,而对于大陆文博爱好者而言,这些文物经历了1930年代初至1940年代的 “文物南迁”,1948年末近3000箱故宫文物赴台由此分隔两岸,这些文物在台湾流徒了16年,直至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至此自从1933年离开北京,后辗转多地、赴台后又保存在台中雾峰北沟多年的文物终于有了正式的栖身之所,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何时可以回大陆展出更是牵动人心。
而不向大陆借出文物要从““司法免扣押条款”说起。《界面文化》记者林子人在《<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的文物保护和利用》中指出,历次赴海外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提出的原则都是举办地需要有免扣押文物的法律制度。也因此,赴日展出计划从1960年一直搁置到2011年日本通过“海外美术品等公开促进法”,在第三条中规定“经文部科学大臣制定者,不得强制执行、假扣押及假处分”,符合了台湾地区要求的“文物免扣押”条件,赴日展出协商才重新开始启动,2014年6月24日至9月15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拉开帷幕,其后又巡展至九州国立博物馆(同年10月7日-11月30日),“翠玉白菜”是那次展览的明星展品。林子人进一步指出,自2008年国民党马英九开始执政以来,两岸故宫亦开始了文化交流——故宫作为两岸共同的根的集中代表,被认为是改善两岸关系的最佳媒介。台北故宫博物院几乎每年都会和北京故宫合办故宫交流联展,已经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年度重要活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文物免扣押”条款和台北故宫的正式称谓问题,台湾方面还没有向祖国大陆出借过文物。
事实上,绝大多数艺术/文物研究者都赞许文物交流活动。《澎湃新闻·古代艺术》采访的不具名古代书画研究者指出,“文化并无国界,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策划从王羲之到颜真卿的系列中国古代书法大展,从中可以见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喜爱,这并不应当受到非议,相反,还是应该支持的。”正如林子人在文章中指出,事实上,在日本和中国之间也有良好的藏品互借记录。同样是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为庆祝中日外交正常化40周年,北京故宫博物馆曾于2012年精选了200件文物赴日展出,甚至打破了“元代以前的书画、丝作品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惯常规定,出借了镇馆之宝、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目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亦有日本方面的藏品。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亚洲部主任杨晓能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也表示,文物外借参展从学术角度来说是弘扬中国文化之举,值得提倡。据他观察,就日本而言,中国文物相关展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极受民众欢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在一年当中举办的中国展览数量达到一二十个是常见现象。然而最近几年随着中日关系趋于紧张,中国文物的相关展览越来越少。此次颜真卿特展,可以说是难得的、向日本民众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展览。
【国际】“脱欧”议程不断延宕,“离婚”太艰难
英国下议院议长约翰·伯考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近日,一段英国下议院现任议长约翰·伯考议会现场拉架的视频在网络上悄然走红。据了解,议员激烈争辩的对象依旧是自家脱欧的问题,而约翰·伯考俨然一副“班主任”模样,全程说教、咆哮、以及苦口婆心劝戒议员们捡起自己的绅士风度,要有耐心。对此,网友替议长捏了一把汗,并直呼:“这届议员真难带!”
本届议员之所以难带,是因为当地时间1月15日的这场议会,对于英国脱欧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脱欧”协议草案通过与否,将直接决定英国“脱欧”的最终命运。然而,在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英国下议院以432票反对、202票赞成的结果否决了2018年11月英国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这是英国政府历史上最大的失败”,英国媒体感慨道。据英国《卫报》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得知投票结果后表示,欧盟已经“竭尽所能”。西班牙政府也在对投票结果表示遗憾的同时,严肃提出“无协议脱欧”只能损害欧盟利益、为英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则发表声明称““现有的脱欧协议”是最好的协议,这是避免无秩序混乱欧盟的唯一道路。所剩时间无多,我们呼吁英国赶快说明自己的意图。”
经了解,被下议院否决的“脱欧”协议包括英国向欧盟支付400多亿英镑或更高的“分手费”;在“脱欧”过渡期里,英国将暂时留在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以防止经济遭受重挫;以及,正式“脱欧”之后,北爱尔兰暂时留在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里,遵守欧盟规则,直至英方提出更好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与高额“分手费”相比,北爱尔兰“担保方案”成为议员们争论的焦点。这一方案并非是英国的妥协,而是欧盟的底线。据《纽约时报》称,北爱尔兰边界在历史上曾一度处于军事化状态,随着1998年的贝尔法斯特协议的签订,自由贸易才在边境得以实现,而其是建立在爱尔兰和英国同为欧盟成员的前提之上。现如今,如果英国脱欧实现,而“担保方案”并未得到欧盟、英国双方认可,那么爱尔兰边境将会成为问题。至少在海关管制上,便会出现许多麻烦。在这一问题上,欧盟不肯退让,英国也绝不妥协。在英国人看来,这项方案会暂时让欧盟管辖北爱尔兰。“脱欧”至此上升为国家主权问题,北爱尔兰同英国之间的“短暂分离”或许会促使爱尔兰岛的统一。对于北爱尔兰民众来说,尽管在其想象中,英国与北爱尔兰同属一个共同体,但一旦英国无奈之下划出“硬边界”,自己只有背靠爱尔兰生存了。如若到了这个时候,脱欧不成反走向分化,无论是对英国,还是对爱尔兰而言,实在得不偿失。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出“脱欧”大戏带出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但同时也呈现出不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困境。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18日称,英国政府诸多大臣们准备辞职,以阻止不列颠无协议脱欧。无论是在议会进行过程中上演的争吵大戏,还是会后借媒体之口讲出的辞职宣言,作为民主政治核心之一的“妥协”、“商议”精神逐渐消失。“民主”旗号之下滋生出来的偏激与狭隘正在取代宽容和平等。“集体非理性”只能使特蕾莎·梅、英国与欧盟互相僵持,问题无法解决,“脱欧”依旧是难上加难。
回到现实,如今,特蕾莎·梅能做的,便是尽快找出一份“替代方案”,并在本月21日之前提交给议会。然而《金融时报》给出的回应是:在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草案遭遇重创之后,在距离2019年3月29日的既定“脱欧”日仅七十多天的情况下,英国几乎没有时间寻找其它“替代方案”。
英国真的要与欧盟一拍两散,走向“硬脱欧”了吗?从政府到民众,已经开始寻找退路。据英媒报道,到目前为止,英国社会、公司和个人正在为“无协议脱欧”后可能引发的混乱局面做准备。
“有协议的软脱欧”、“无协议的硬脱欧”、以及无奈之下“不脱欧”?英国政府该何去何从?政治生命即将终结的特蕾莎·梅对此感到头疼。
【国际】极端天气频现,生存也艰难
韩国雾霾天。KBS报道截图。
那厢政坛风云诡谲,这厢雾霾、雪崩、地震频频袭来,这个冬天委实不清静。
近日,韩国连续遭受严重雾霾天气,包括首尔在内的十个市道于本月14日再次启动应急减排措施。据韩国放送公社(KBS)1月14日消息称,根据韩国气象厅预报,14日细颗粒浓度比前一天更高,空气质量整体处于“极差”或“差”的水平。对此,网友调侃道,伸手不见五指的白天已不是梦。
与往年相比,这个冬天,韩国的雾霾天创下2015年开始该统计以来的最高值。韩国国立环境科学院认为,严重的雾霾天气是由哦能够起流动缓慢、国外污染物“漂洋过海”而来导致的。面对韩方如此言论,周边国家为自己正名:清者自清,该时段并未发生大规模、高强度的平流运输,何来“雾霾送到家”之说?
冬天困扰北半球的不仅有雾霾,还有暴雪天。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近日,欧洲多国遭受大雪和严寒的困扰,目前已有多人在此次雪灾中遇难。而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处滑雪胜地遭遇雪崩,造成伤亡。同一时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18日也发生雪崩,导致10人被埋,其中5人确定死亡,5人失踪。
据了解,尽管冬季大雪天实属平常,但今年大规模的暴雪和雪崩着实罕见。在专家看来,极端天气的增加同全球气候变暖息息相关。据《华盛顿邮报》1月15日报道,美国有科学家在《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的报告显示,2019年起,南极洲每年融冰量将达到2520亿吨,约为40年前的6倍以上,而1979年至2917年间,南极每年的融化量仅为400亿吨。这一数字并非骇人听闻,今年北半球的雪灾已经给出了答案。
实际上,早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与会国便协商同意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否则极端天气便会大大增加。然而,三年过去了,人们并未认真履行限制气温升高的承诺,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称,当时所设定的这一目标我们早已偏离。2018年12月,波兰气候大会正常召开,与以往联合国气候峰会相比,此次会议前主办方发表共同声明,呼吁各国采取“决定性行动”,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然而现实并未引起各国共识,其中特朗普表示,美国的确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但与协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相比,拒绝聆听客观的声音是他们做出的最终选择。
现如今,美国科学家用数据说话,发声呼吁各国应当大幅减少碳排放。这一举措或许治标不治本,但能够尽可能使全球大灾难来得更晚一些。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魏梦佳阳娜)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网络票务预售工作20日全面启动。记者从北京世园局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