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路
小家碧玉般的杨村这些年一直在默默地成长。今天人们做客这里,突然发现,原来“邻家碧玉初长成”的杨村俨然已是一座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现代化村庄。三位老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杨村的安居乐业之路。
从7亩到700亩的耕耘之路
走进68岁的杨良坤的家中,屋里窗明几净,屋后的小院则宽敞通透。年近七旬的杨老精神矍铄,站在自己小院中眺望着不远处的田野,犹如一位信心满满的指挥官,胜券就已然从容在握。
对于家门口的这些土地,杨良坤可不就是名副其实“指挥官”——他是杨村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他的家庭农场承包了杨村近700亩的耕地。“每年10月到来年5月,是种植小麦;然后从6月到10月,便紧接着种水稻。这几天来都是这样循环反复。”杨良坤告诉记者,在每年最忙的6月到7月,需要雇上一二十人来帮忙。
这样的景象,是过去杨良坤想都不敢想的。“过去,我一直在家自己务农,就那6、7亩农田,种点西瓜、甘蔗、油菜,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杨老告诉记者,他发现村中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留在农村,村中种田的越来越少。见此,当时已过了六旬的杨良坤觉得十分痛心,并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不如我把这些土地都种上吧!”2013年,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农技部门的技术培训下,杨老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200亩土地,开始了规模种粮。慢慢地他“越做越大”,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扩大流转规模。2018年,杨良坤的收入达到了近10万。
“新时代家乡发展得很快,我们也得一天比一天好才行。”从只能解决温饱的普通农户人家,到如今走上致富路的种粮大户,虽已快古稀之年,但杨良坤却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干劲。
从泥泞的土路到抬脚踏上水泥路
要说杨村谁对村子的情况最熟悉,69岁的金家斗绝对榜上有名——2010年退休的他曾在村中担任过18年的村书记,对于杨村这些年方方面面的发展,这位老书记无疑最了然在心,也最有感触。
“就拿最基础的房子来说,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家家户户还是小草房,可以说是四壁漏风。”金家斗回忆道,随着改革开放,他眼瞅着人们居住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草房到土坯房,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从砖瓦房到家家户户盖起楼房,“如今,村民们的子女们大多数都在城市里购置了商品房……”从狭小拥挤到宽敞明亮,从几代同室到各居其屋,从有房住到住好房,说起这些,陪伴小村庄一路发展的老书记有太多感慨。
人们生活的硬指标房子发生了改变,而居住的软环境也在悄然改变。“过去的农村,垃圾杂物堆地街,有新房无新村,几乎人居环境可言。”金家斗说,尤其是这几年,村庄发生的改变有目共睹——贯通村庄的主路和穿房入户的小径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也打扫得清爽利落;垃圾被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不得不提的还有道路的变化。”因为过去工作时曾大力主抓杨村道路建设,说起农村道路的变化老书记更是滔滔不绝。从改革开前“晴通雨阻”的土路,到上世纪90年代的石子路,再到如今通了公交车的水泥路,金家斗坦言,道路在他这个年纪的人的心中格外重要,那一条条路上都留下了他和老同事们的足迹与汗水。
从无到有的文化强村之路
经济社会在进步,杨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村中的文化生活也正不断提升。
两年前,75岁的杨良柱在杨村建造了一座农耕文化馆,展出他多年来收藏的各式各样农耕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对于村庄而言,这些农耕文化不应该就这样被淘汰、遗弃,它们都是先民智慧、创新、勤劳的结晶,是我们的‘根’。”
杨良柱告诉记者,从他年轻开始,就是一位文化艺术爱好者。跟随改革开放的浪潮,他的生活条件一点点改善起来,对传统文化的痴迷更深了一层。8年前开始,杨良柱开始专心收藏村民们过去使用的农耕老物件。“这些农具其实很有意义,对于下一辈是值得去传承的文化。”多年下来,杨老的农耕藏品已有近百件,耧、犁、锄、耙、石雕、木水车等等,在村民和子女的支持下,杨良柱建造了自己的农耕文化馆。
如今,杨良柱的农耕文化馆已是成为杨村的一处文化精神家园,是村民们平时和外来亲友们来杨村后必去的一个地方,甚至还有不少外地人赶过来参观,两年来已有2000余名参观者走进这座农耕文化馆。
“咱们正一起见证着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作为杨村“文化强村”的践行者,杨良柱认为,这些过去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用品,别看现在用不上了,却是几千年来文化和智慧的沉淀,“其实这些都是无价之宝,不仅承载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对子孙后代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杨良柱如是说,希望和村民一起享受文化建设带来的益处。
记者 唐乐燕
新闻推荐
国内快讯 海口、三亚两大机场春运 预计运送旅客超630万人次
新华社海口1月20日电(记者周慧敏)2019年春运即将拉开序幕。记者20日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获悉,2019年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