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植物的“小心思” ■贾登荣

西安日报 2019-01-18 05:12 大字

植物在想什么作者:【法】雅克·达森译者:范思晨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法国植物生态学研究者雅克·达森在《植物在想什么》一书中说,人类往往“只记住了景观,却忘了构成景观的植物群系。”他从植物的生命存在、运动、敏感性、交流、时间观、共生以及解码等诸多方面着手,解读植物的“小心思”,从而让人们认识植物,关爱植物。

植物,和人类一起,生活在这颗古老的星球上。植物温顺、安静,不争不语,却又无处不在。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生存提供源源不断的空气、水分等养料。如果离开了植物,人类可能不复存在。因此,法国植物生态学研究者雅克·达森在《植物在想什么》一书中说,人类往往“只记住了景观,却忘了构成景观的植物群系。”所以,在这本科普读物中,他综合数百年来人类的研究成果,从植物的生命存在、运动、敏感性、交流、时间观、共生以及解码等诸多方面着手,向普通读者全面而深入地介绍植物,带领大家共同探索植物的内部世界,解读植物的“小心思”,从而让人们真正认识植物,关爱植物,守护共同的家园。

《植物在想什么》一书由“另一种生命的存在”“植物的运动”“植物的敏感性”“植物的交流”“植物的时间观”“共生”“解码植物”等七个章节组成。作者在“另一种生命的存在”中,向人们呈现了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说,“在一公顷的温带森林里,植物总重300—400吨,而动物总重仅为100—500千克,因此植物自然就代表了99.8%的生命体。”他进而指出,“植物,这一泓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每年要牺牲其物质能源产量的1/4以满足我们的根本需求——食物、能源或医疗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植物是孕育我们的第二子宫,是指引我们回到我们本体的根。”正是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作者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必须改变对植物的固有看法,从植物“本体论”出发,去细心观察植物世界,真正读懂植物的“小心思”。

那么,植物有哪些人类不太容易察觉的“小心思”呢?首先,植物是具有运动能力的。作者指出,“植物静止不动的外表深刻地塑造与影响了我们对它们的看法。”以为植物是不会运动的。但通过对含羞草、捕蝇草、洋蓟等植物的认真观察,人们发现,植物是可移动的,只是“植物的运动是缓慢进行的”。其次,植物对环境、光、触觉、音乐等也是有敏感性的。大量的研究证明,“每个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都可以感受到刺激”“同时它也可以放大自己所接收到的信号,并由此确保该信号可以向其他感受器传导。”再则,植物也具有交流意识。植物的交流首先是出于防御目的,以“保证自身功能的平衡运转,以及通过电信号、水信号或化学信号进行内部交流以保持整体的协调性。”同时,植物还可以通过空中、地下、声音、内部展开交流。同时,植物还具有时间观。作者写道,植物“就像是一支生命的芭蕾,在时间长河中静静旋转,恪守着自己的时间观。”植物的时间观表现形式是“线性的、连续的,从容不迫,戒骄戒躁的”。

植物除具有“运动性、敏感性、交流力、时间观”等“小心思”外,还有“共生”的特点。作者指出,“植物是信号专家。它们可以将信息从其自身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从一株植物传给另一株植物,有时甚至会传给不同种的植物。”植物这种向周边环境无限延伸的特点,就构成了它与其他生命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正是这种“共生性”,才造就了大千世界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壮丽景象。

了解到植物的“小心思”,会让那些蜷缩在街角、公园、荒野上的植物,摘下面纱,展现它的真正面容;同时,了解到植物的“小心思”,也会激发我们更加关注植物,不轻慢它、漠视它、戕害它,珍惜植物、呵护植物,和植物和谐相处在这美妙的星球上,在享受植物无偿带给人类丰富养料的同时,创造人类更加美好更加舒心的生活。

新闻推荐

观测星象抖动 评估天文台址 视宁度测量望远镜在昆仑站完成安装

16日,视宁度测量望远镜完成安装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16日在南极昆仑站完成小型视宁度测量望远镜KL-DIMM的安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