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白菜在古时有怎样的人文情怀

黄海晨报 2019-01-17 09:25 大字

白菜古时称“菘”。《六书故》载:“菘,息躬切,冬菜也。其茎叶中白,因谓之白菜。”古人形容菜之美者,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白菜在北方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过去,到了冬季,天寒地冻,百叶凋零,是菜的淡季,大白菜成为主要菜蔬。北方冬季的大白菜,一棵白菜重数斤,叶叶紧裹成球形,切开后,雪白水嫩,观之可爱,可炒、烩、烧,被誉为“菜中王”。

菘菜初植皇家菜园

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约7000年的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它是在北魏时期洛阳皇家菜园培育成功的,并且被赋予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菘”。菘是白菜的古称,之所以得名为“菘”,乃是因为白菜有着“凌冬不凋,四时长有,有松之操”的特点。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建洛阳城,并建了名为光风园的皇家菜园,种植各种时令蔬菜。当时蔬菜品种已极丰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有16篇专门总结蔬菜生产的科学技术,在谈到种菘技术中说:“菘菜似芜菁,无毛而大。”

菘菜培育成功后,有南梁使臣来洛阳,北魏宣武帝赏赐其一船菘菜,让其带到南梁皇室。南梁皇太子萧统专门写了两篇答谢词,称赞菘菜是“周原泽洽,味备百羞”,比江南的莼菜、巴蜀的葵、芹菜等都要鲜美。

晚菘细切肥牛肚

在唐代,菘菜已遍种于洛阳民间。食疗家孟诜居住在龙门南溪,他在这里种植了大量菘菜,并在《食疗本草》中记述:“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在龙门石窟药方洞,有用菘菜治病的单方。

文人雅士自诩高洁,认为吃盘油闷笋,喝碗白菜汤,不但胃肠舒适,味道也不错。韩愈有诗曰:“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唐元和年间,韩愈因避谤毁,求为分司东都,移官洛阳,又因“日与宦者为敌”,降职河南(洛阳)县令;其间,孟郊、卢仝等人居于洛阳,与韩愈联合形成“韩孟诗派”。

有一年冬天,大雪飘飘,孟郊、卢仝来访,韩愈把储藏的白菜细细切丝慢炖,满满一碗好像烩银丝,配上屋外新挖出的冬笋。众人品菘尝笋,煮酒论诗,韩愈赞白菜赛过牛肚,冬笋胜过嫩马蹄的味道,众人也有诗唱和,成了一段千秋佳话。

瀍阳石堰白菜香

金朝末年,诗人元好问客居宜阳三乡,他亲自开圃种菜,曾著文道:“老盆浊酒,便当接田父之欢,春韭晚菘,尚愧夺园夫之利。”他在洛阳的一位高姓朋友在瀍水之阳种菜自食,他写《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一诗赠之:“韭早春先绿,菘肥秋未黄。殷勤绕畦水,终日为君忙。”

清代以来,洛阳东南郊的石堰白菜很有名。《洛阳县志》记载:“白菜,出县东南石堰头者尤佳。”晚清、民国时期洛阳的一批名店,如万景楼、仙景楼、天景楼、明月楼、春发楼、景阳楼、福顺楼等用的白菜,都选用石堰白菜。

石堰白菜除普通白菜外,另有一种黄芽白。《广群芳谱》记载:“北方多入窖内,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脆美无滓,谓之黄芽,乃白菜别种。”一开始,黄芽白主要供应官府驿站,后来逐步走向市场。

秋菜冬贮话当年

白菜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但经过霜后的白菜,吃起来才特别鲜美。古代有温室,但培育蔬菜的成本极高,只有皇宫才偶尔为之。因此,北方冬天的用菜,主要依靠“秋菜冬贮”,即将秋末收获的白菜、萝卜等贮存起来,供冬天食用。

秋菜冬贮起源于周代。《周礼》记载:“仲秋之月,命有司趣民收敛,务蓄菜。”《隋唐嘉话》说,唐高宗、武则天时,司农想以冬藏余菜卖给洛阳百姓,遭到宰相苏良嗣的反对。因为他认为皇室卖菜,有失体统。

冬季气候寒冷,过去家家户户都贮存大量的白菜过冬。时至今日,天气转冷之时,很多人仍有到集贸市场买冬储大白菜的习惯。

(据《燕赵晚报》)

新闻推荐

传统文化迎新春

1月16日,孩子们为新塘村村民表演传统非遗项目——下箬马灯。下箬马灯是发源于长兴县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