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笔墨清丽、简洁明快,意巧则浅、风情俊爽,想象飞驰、比兴生味。宋代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评价此作:“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刘禹锡,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贞元进士,又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参与革新失败,被贬朗州司马,继转连、夔、和等州刺史,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诗豪”之誉。会昌二年病卒,享年71岁,追赠为户部尚书。有诗文《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还一本医书《传信方》。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望洞庭》,诗中“洞庭”,乃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因湖中洞庭山(今君山)而得名。湖中“潇湘八景”和洞庭湖“十影”,为历代文人雅士游玩歌咏之胜境;“镜未磨”,指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即指湖中的君山;“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面平静而又清透;“青螺”,形容湖中君山的小巧与青翠。通常认为全诗亮点有三:其一,视角新颖。对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洞庭湖,诗人仅选择了视线必将不如晴好的月夜来作千古一望。是真实的行旅所至,还是心境所映?或二者皆有。此望有“两眼”,一眼是平湖的远望,由湖光至秋月,再由秋月到潭面;二眼是君山的近望,聚焦到一山的青翠与玲珑。一远一近的两望,将洞庭的秋夜美景尽收眼底。其二,选材独到。诗人只选用湖光和山色两个素材来书写八百里洞庭,“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周笃文、高志忠评语)二者化洞庭为一隅、揽万景于一叶。其三,比喻巧妙。将无风的湖面比如成“镜未磨”,即贴切了月色遥望而自然存在的模湖,又诗性地表达了洞庭的朦胧之美,实在到位;将与水映银辉的山水比如成“白银盘”,算得一妙,但又将湖中的君山比如成青螺,那形之微、色之清,还有可能勾起的食之味,便是高妙了。一首山水小诗,铺陈了诗人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难能可贵!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八月,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写道:“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历夏口,涉浔阳而东。”这也是他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六次来去洞庭中的一次诗意表达。但作为对诗人要求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的刘禹锡来说,如果用人性的或关于人性的钥匙来开启它,会有什么样的光芒呢?
诗题是《望洞庭》,刘禹锡选择月夜之望,他望到了什么与众不同?先望到了“湖光”与“秋月”的“两相和”境界与诗意——“和”,乃全诗的诗眼与内核——接下来所望到的“潭面”与“无风”相生,仿佛“镜未磨”;山与水之色的白、青相映、相融,犹如盘子与盛物的相配、相合。全诗无处不在以两种物象对比强调“和”的存在与重要。
因此,《望洞庭》传递的人性之光,即:掌要双击,鼓要棒敲;一撇一捺写成人字;一男一女创造世界;物质与思想结构“二元之和”……“和”,是人类有限本领征服世界的条件之一。任何人或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只有它们相生与共、相得益彰,才能营造多彩与奇幻。
新闻推荐
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其中提到:将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