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之父沃森因种族歧视遭美国学术界放逐:固执己见十多年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近91岁高龄的诺贝尔奖得主沃森(James Watson)因去年夏天的一番 “个人言论”再次陷入麻烦。1月11日,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CSHL)在官网宣布,切断和沃森之间的任何联系,并撤销包括名誉主席、Oliver R Grace名誉教授和名誉受托人等在内的所有头衔和荣誉。
James Watson
事件的导火索是,此前的1月2日,沃森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纪录片《美国大师:解密沃森》(American Masters: Decoding Watson)中,就种族和智商问题发表观点:在智商测试中,基因会导致黑人和白人的差异。
该纪录片拍摄于2018年,当年6月,沃森在接受该片制片人兼导演Mark Mannucci采访时发表了这番最新言论。
值得一提的是,沃森本人目前无法作出更多回应。2018年10月底,沃森在美国纽约州发生车祸,冲下约6米的山坡跌入沟里,头部受伤。沃森的儿子Rufus在1月11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90岁的父亲在去年10月发生一场车祸,目前正在一家疗养院康复,他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非常淡”。
沃森(右)和克里克。
沃森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也被称为“DNA之父”。1953年4月25日, 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仅1000余字的论文:他们在英国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解开了人类遗传学的秘密——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形状像一个长长的、轻微扭曲的梯子。这一生物学方面伟大的发现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三大科学发现。1989年,沃森参与发起“人类基因组计划”。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时年,沃森年仅34岁。在40岁的时候,也就是1968年,沃森接替John Cairns成为冷泉港实验室的主任。在冷泉港实验室,他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癌症研究上,并使其成为世界领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1994年,沃森成为冷泉港实验室主席,十年后担任名誉主席。
12年前因“智力和种族”言论遭科学界冷遇
沃森此番引发外界哗然的言论实际上和12年前有关。
2007年,79岁的沃森告诉《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他“天生对非洲的前景感到悲观”,因为“我们所有的社会政策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的智力与我们一样,而所有的测试都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他还补充道,虽然他希望种族平等,但“不得不与黑人打交道的人发现这不是真的。”
沃森的言论当时即引发了诸方谴责。沃森随后 “毫无保留”地为此前有报道引用其言论称黑人总体上不如白人聪明而公开道歉。然而,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有时仍暗示自己一直在扮演挑衅者的角色,或者他不知道自己的言论会被公开。
12年前“不受欢迎”的言论,让沃森在冷泉港实验室失去了行政职务。冷泉港实验室当时在官网上发布声明,解除了沃森的主席职位,开始了职业生涯上的“流放”。
在1月2日PBS的这份纪录片中,沃森再次被问及观点是否改变时,他回答,“一点也不。”
“我希望他们有所改变,有新的知识表明,你的教养比遗传重要得多,但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任何知识。在智商测试中,黑人和白人的平均水平是不同的。我想说的区别是,它是遗传的。”沃森表示。
沃森补充说,他对“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区别”并不感兴趣,并希望它不存在。“这太可怕了,就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样。”他说。值得一提的是,沃森的儿子Rufus十几岁时即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沃森继续说,“如果存在这种差异,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如何才能让它变得更好?”
在PBS的这部纪录片中,沃森也提到对于因为他的言论受伤的人,他十分抱歉。
冷泉港实验室在1月11日的声明中宣布将切断和沃森之间的任何联系,并撤销包括名誉校长、Oliver R Grace名誉教授和名誉受托人等在内的所有头衔和荣誉。
首席执行官Bruce Stillman及其董事会主席Marilyn Simons在声明中表示,沃森这些毫无科学依据、不计后果的言论应当受到谴责,并且不代表冷泉港实验室、实验室董事会、教员、学生的观点,为“一些未经证实、不计后果的个人观点”。
声明中强调,“冷泉港实验室谴责滥用科学为偏见辩护的行为”。 声明提到,沃森已经十多年没有参与冷泉港实验室的领导或管理工作,在冷泉港实验室没有进一步的角色或职责。
除冷泉港实验室之外,沃森自2007年发表将种族和智力联系在一起的言论之后,他便遭到美国科学界的冷遇,连演讲邀请也消失了。2014年,沃森出售了他的诺贝尔奖章,原因是被人唾弃后手头拮据。他当时对媒体表示,“没人真的愿意承认我的存在”。
2014年12月,沃森的诺贝尔奖章及手稿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诺贝尔奖章拍得475.7万美元,包含佣金。沃森是首位在世时便拍卖奖章的诺奖得主。
据《美联社》报道,沃森的家人表示,自去年10月发生车祸以来,他一直在接受治疗,无法做出回应。PBS的采访是去年夏天拍摄。
“我父亲的言论可能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偏执和歧视的人,”沃森的儿子Rufus说,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只是代表了他对基因命运相当狭隘的解释。”
“我父亲把(冷泉港)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生命,但现在实验室却认为他是一个累赘,”他说。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院长Francis Collin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说,大多数智力专家认为,“智商测试中的任何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差异,而不是基因差异造成的”。 Collins说,他不知道沃森的说法会基于什么可信的研究。“令人失望的是,对科学做出如此开创性贡献的人,却在延续这种没有科学依据、有害的信念。”
沃森和中国的交集
沃森在美国科学界冷遇之后,将目光转移至中国。
2008年,在沃森的亲自推动下,冷泉港亚洲在苏州工业园区注册成立,这也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百年历史里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位于中国文化名城苏州。冷泉港亚洲于2010年正式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挂牌,同时,冷泉港亚洲的首次会议“沃森癌症研讨会”在此举行。
据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国际部(亚洲)主任、冷泉港亚洲首席执行官季茂业2010年在《科学时报》撰文,沃森最早同中国结缘是在英国剑桥大学。上世纪50年代,沃森在剑桥认识了一位中国生物化学家。季茂业推测,此人应是胰岛素合成的领袖人物王应睐。
冷泉港亚洲之后,2017年3月底,沃森第四次来到中国,为另一件大事“热身”。2017年3月29日,中国学者还提前为沃森89岁庆生。
沃森这次带着一个新的身份——乐土科学总顾问,来推动成立以他命名的“沃森生命科学中心”,选址深圳。该中心由中国科学家主导,旨在推动亚太生命科学的发展。另一个目标则是筹备“沃森研究院”,它将是沃森生命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癌症、免疫学、神经科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
“这次前来中国是成立一个新的科研机构,着重研究癌症。我想要成为这个新机构的一部分,这样我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沃森当时幽默地对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数家媒体说,“现在,我在美国没有什么影响力。”
他当时透露,远赴中国建立“沃森生命科学中心”,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觉得“在美国,癌症几乎成为了摇钱树,每个人都想借此赚钱”。 他称目前最大的兴趣在于治愈癌症。
在沃森的这第四次中国行的第三天,2017年3月30日,在中科院院士、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现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主持下,沃森在清华大学的报告厅里做了名为“双螺旋:科学、文化和人生”的主题发言。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来到现场为沃森致辞。据当时宣传海报,施一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讲席教授傅新元、季茂业、乐土投资集团(纽约)投资总监马炯等人为该场讲座的组织者。
2018年3月16日,乐土沃森国际生命科技中心项目启动仪式最终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举行,沃森在仪式上发表致辞。启动仪式后,沃森率领的团队和研究机构落户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6.01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28亿元,计划3年内建成投产。项目规划建设“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技项目引进转化中心”两大功能板块,并规划建设2.3万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室,建成后产权归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对坝光片区进驻项目开放。
不过,在《科学》(Science)于2018年4月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沃森对《科学》表示,“我离开深圳时,对该研究所的建成相当悲观。”他不知道必要的资金是否会到位,研究议程也偏离了他的预期。沃森认为该中心将专注于癌症药物的研发,但在深圳大鹏新区的网站上,有一则公告提到了癌症细胞免疫治疗,并将“精准医疗”列为重点。
此外,就在2018年10月回到美国发生车祸的前几天,沃森还在杭州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的成立大会。成立大会同期还召开了以“面向未来,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2018WE论坛,论坛即邀请到沃森发表演讲。
新闻推荐
放弃京沪优渥生活,姚栋嘉与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8名博士同学及朋友,在2014年来郑州创建了泛锐复合材料公司,目前已成...